近日读《菊与刀》,看其中儿童教育章节,说到日本人对小孩子基本上是顺乎其天性,允许其肆意享乐,使其保留美好的回忆。即使长大后,虽受的约束越来越多,但只要不违背自己的社会责任,仍允许其享受生活。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小到大,似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应该如何去享受生活。
我们的文化中,缺乏教人享乐的基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为典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我记事起,家中长辈便时时向我灌输“勤有功,嘻无益”的理念;张载的“艰苦朴素,玉汝于成”更是深入人心,不必赘述。
这样的理念,当然有其内在逻辑的。但是,真的应该这样苦哈哈滴过日子吗?人的成“大器”又应该是达到了什么样的标准呢?先哲们只告诉我们在成就之前应该艰苦奋斗,可是成就之后呢?是继续为了下一个成就而“艰苦”,还是开始“纵情声色”呢?最典型的是,现在很多剩男剩女,在学习成长阶段被各种长辈教育“恋爱影响学习”,结果美好年纪错过恋爱能力的发展,等到工作了上岁数了却不知如何恋爱,如何发展亲密关系等问题。
为什么不可以边奋斗边快乐地享受生活呢。在这点上,何妨向日本人看齐下,不违反自己的应尽义务,也不抑制自己的生活情趣。
本文绝非要推崇享乐主义,而是推崇一种平衡,即克制与享乐并行。在学习生涯发展恋情友情,在繁忙时不忘给身边的亲朋一些快乐的仪式感,在奋斗时偶尔给自己的身心来一次休憩。整装后再出发,未尝不是积攒更大马力前行的好方式。
好朋友G君从小勤奋好学,品学兼优,成绩永远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后考入市重点高中,结果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终复读2年才考上大专。令无数老师、家长、同学跌破眼镜,扼腕叹息。与之交流,他说,因从小学习太苦了,上了高中忽然就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是啊,人又不是机器,又怎能一直负重前行呢?
其间的要义,应该是“度”的掌握。欲有所为,当确定目标,将目标细化为每日的“责任”。完成“责任”后,适当的享乐放松,是应当且必须提倡的。同事小高每日上班雷厉风行,从不闲玩手机,乱扯八卦,尤其注重效率,每天都准时下班,鲜少加班。班后,他坚持健身,坚持背100个英文单词,坚持读书写作,还要抽空和朋友泡吧,和女生约会……我常在想,他怎么可以将时间安排得这么丰富多彩;在我眼里,他实是深得生活真义的人。
中国的中庸之道,最是强调平衡与和谐。窃以为,奋斗与休憩,责任与享乐,应如阴阳相随相生。不管是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都不是理想的人生。人的心理上有“自我补偿”的机制,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为了某件事情“牺牲”、“亏欠”了自己,就会设法来补偿自己。这种补偿,有时会是可怕的后果,如《人民的名义》中那个贪了2亿多的农民的儿子——赵德汉。因为他前半生吃了太多苦了!
生活的理想状态是喜忧参半。
愿你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