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5月30日晚上9点左右,我读完了村上先生的 《1973年的弹子球》,第一遍看下来并没有太多的感慨,也许是悲伤和主题都还没有沉淀下来罢,总之除了对双胞胎的设定感到异常新颖之外,并没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为了写好这篇书评,我又重新翻看了第二遍。
好在平常读书有勾勾画画的习惯,重新翻看一本书就像是故地重游,第一次只是粗略的浏览了一下当地的名胜古迹,第二次就有足够的时间往那些深邃神秘的巷子里走一走了。
《1973年的弹子球》是村上春树“青春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都是村上春树在开酒吧期间半夜趴在厨房餐桌上写的,仔细想想,我即使躺在舒服的沙发上,吹着空调开着电脑悠哉悠哉的创作,也写不出什么好的作品来。就更加由衷的佩服村上先生当时能克服那些恶劣的环境,他定是有超乎寻常的耐力。
无论是阅读什么作品,一定要读读他的序啊,那些翻译家写的序,远远比你理解深刻的多哩!每当我碰到阅读不顺畅或者不理解的时候,我总会翻回到序的部分再来细细品味,这实在是太像高中解一道数学题结果毫无思路只好翻到书本最后一页对起答案来,就这样在作者浩瀚的思想海洋里突然找到方向的我,简直可以说是得救了一般令人兴奋!
那么,《1973年的弹子球》这本书里,到底有哪几点主旨呢?
1.寻找,且是无关的寻找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寻找都是主线内容,失去父母的孤儿用尽一生去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在人海中苦苦找寻恋人的故事,这些都是主流的寻找。但村上的“寻找”与这些带有目的的寻找却不太一样。
因为村上先生笔下的寻找——方式也好结果也好——大多不具有通常意义上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基本与生计无关。(选自 林少华先生做的序)
说白了,就是这样的寻找看起来很随便甚至有点浪费时间,只是听直子说总有那么一条狗在月台上从这头走到那头,主人公就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为此居然”剃了胡须,扎上半年没扎的领带“,抱着这样大的一个决心,做的却是这种既不会提升自己也不像是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实质上好处的事情。
这让我忍不住反思起自己来,虽然这可能仅仅是我的愚见,但不得不说我现在做事越来越具有功利性了,做事拥有功利性并不是完全不好,但可怕的是每一件事都用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执行、处理。做一件事情,往往先考虑事情的结果,绞尽脑汁的想着这件事情可能给我带来的好处,有了这些作为基石,才能开始踏踏实实的去做一件事情。
如果有一天看一本书,那绝对不是单纯的因为喜欢,而是一定要从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哪怕是欺骗自己这东西有用)。如果有一天学一门乐器,那也是因为希望哪一天能在众人面前炫耀自我,总之我被这种思想裹挟着,像是一台机器,如果不是为了得到某个结果,就一个0或者1都没有办法执行。
2.这里就谈到了第二个主旨,社会中人的疏离性。
这点看上去颇为玄妙,但解释起来却非常方便,即“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却越来越像人”,主人公的生活看上去总是冷冷淡淡的,对人总是没有热情,无论是对似乎谈过恋爱的直子,还是对与其同宿的双胞胎,主人公都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感情,即使最后与双胞胎分别,也没有太多的留恋。但主人公对“宇宙飞船”这台弹子球机却投入了大量的情感,即使找遍全城也一定要找到她。
所谓的人的疏离性,在我看来便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投入到物件上的感情一定能得到回报,只要努力的打弹子球机,就一定能得到高分,这似乎是有着对等的含义在里面。但对人的投入却不然,对人倾注的感情,对人的信任、喜欢,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看到回报的东西,即使你拼命的喜欢一个人,那个人也不见得会喜欢你。正如挪威的森林里说的“哪有人会喜欢孤独,只是不希望失望罢了”,我们最终有可能会为了避免犯错,而撇去自己自身的情感。
3.村上春树的彼岸世界
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关于异界的描述非常之多,《海边的卡夫卡》中的异界,《1Q84》中的异界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弹子球》中的异界则是通往“宇宙飞船”的那个鸡场以及那条黑暗的道路。
异界是主人公自我成长,自我发掘的一个环境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历练的主人公,村上一般会让他去异界历练一番,这点在村上其它的作品里我再细细讲解,这里不再过多叙述。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在里面不仅可以再次邂逅美丽的直子小姐 (挪威的森林里的女主角),还能和主人公与双胞胎姐妹一起度过一段小资生活,邂逅有趣的狗,和认识颇有深度的“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