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 (comfort zone),在百度百科中的定义为: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意思是形容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在圈内游资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所以我们感到很轻松、很自在。
美国人NoelTichy还提出了一个“三圈理论”:“舒适区”指的是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自己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学习区”指的是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而“恐慌区”指的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舒适圈”这3个字,也经常会看到劝诫大家突破舒适圈的文章,甚至我们还是其中的劝说者。
那为什么要离开舒适圈?突破舒适圈是否真的百无一害?逃离舒适圈后,我们到底能得到什么?只有经过独立的深度思考过后,我们才能得到结论,是否应该突破,而非人云亦云。
01 突破舒适圈可以让人更自信
曾经在一次心理学的课程中学到过一个公式:“自信=多做事+多做成功的事+多因做到而肯定”。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应该要多去尝试,在尝试过后多去做能让我们自己获得成就感的事情,当我们能做到的时候,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积极接受他人的肯定,自信将慢慢建立起来。
这个公式的实现有个前提,需要多去尝试,在尝试中去找到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从这个维度上讲,突破舒适圈是有必要的,这将增加我们获得成就感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我的本职工作是研发课程为主,为了检验课程的质量,得到学员的一手资料,我也经常作为助教全程跟课,但是授课的经历确实十分缺乏的,而这其实也是我下意识在逃避的,研发是我的舒适圈,而授课是我的学习区,甚至可能是我的恐慌区。
但是,职场不相信眼泪,boss更不会因为你的抗拒而听从你的意愿来安排工作。
于是,一声令下,我被安排全权负责一个学校11个班级的授课,而留给我去授课的时间只有一个周末的时间。于是整个周末,我惴惴不安,夜不能寐。所有的时间都在反复备课、录课请同事参考的节奏中度过。无论我多不安,留给我的也只有2天,就这样我登上了讲台。下面坐满了黑压压的学生,还有全程跟课的一脸严肃的校内负责人,我好像还来不及害怕就懵懵懂懂的结束了这节课的授课。
结果,确实不尽人意。跟课老师给了我长达10条的建议,并希望我在下午的课程尽量避免。就这样,随着3天自虐般的不断修改和完善,终于在第三天的授课中得到了授课老师的肯定与认可。
原来,站上讲台我是可以做到的,我终于克服了不敢站上讲台表现自我的恐惧,我内心的自信有上升了一些,而这样的经历让我在做年会总结、述职报告中也变得更加自如,我能做好的事情更多了,自信这颗树苗也从嫩芽慢慢蜕变成一颗小树。
02 突破舒适圈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与优势
虽然,从“研发”这个舒适圈突破到“授课”的这个结果帮助我提高了自信,但这也如同一面镜子,让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了不足以及我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我可以站上讲台授课,给我足够长的时间,我也许也能像其他老师一样游刃有余,但是这个过程我很吃力,更享受不到讲台带给我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我的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回荡,如果我能选择回去研发课程,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去。
不是因为呆在舒适圈外所必然带来的痛苦所致,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天赋差异的。与我而言,研发课程使我更快乐,我的投入与产出比更高,而每个的人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做自己擅长且快乐的事情才更有意义。
毕竟,我们不能要求鱼一定要学会在陆上行走,更不能以老虎不会爬树来评断老虎不如猫。
03 突破舒适圈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压与调试能力,否则将适得其反
姐姐家小区有一户看起来很“奇怪”的家庭,经常能听到妻子的大声谩骂而丈夫在旁边小声劝慰,而这全是因为妻子得了抑郁症所致。原本温柔贤惠的妻子不仅身材严重走样,性格也判若两人,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闹得家庭鸡飞狗跳。
万事皆有因果,女主的抑郁也不是凭空而来的。
原本女主是一家国企单位的会计,在工作之余,接连报了几个班,准备多考几个证提升自己,远离自己的舒适圈而不被社会淘汰。虽然女主很努力,可是有一个证书努力几次还是考不过,尝试其他的考证结果也是如此。女主内心很受挫,而原本就心高气傲的女主接连听到同事的询问,好像是在嘲笑她不自量力,瞎折腾。在双重高压下,女主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逃离”舒适圈看起来很酷,但是它通常伴随着失败、嘲笑与自我否定所带来的挫败感,而这些是需要你用强大的心理抗压与调试能力来应对的,否则将适得其反。
因此,逃离舒适圈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相反这条路充满荆棘与挑战,甚至有可能把原本健康快乐的你推入深不见底的黑暗深渊,你越挣扎陷得越深。
现在的你,确定还要急着突破你的舒适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