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事业有些无力,而且又认同并进入这个无力的漩涡里无力自拔,持续了2-3个月之久,现在终于爬出了这个漩涡的我,清晰地看见自己在事业上的各种“撤退”,想到自己过往在事业上也是一副不堪回首的样子,于是很想把这篇文章写出来,分享给在事业上同样撤退的伙伴,如果你愿意,可以用本文提供的方法去协助自己。
01 撤退和抗争的起源
早在100万年前(哈哈,居然说到了100万年前,你有没有被吓到),人类的祖先在生死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自然灾害、野兽攻击等等。于是人脑的边缘系统就开始不断进化,来保护我们人类祖先的生命安全。
边缘系统进化出的第一道防御系统是“冻结反应”,就是遇到威胁时的第一反应——定住不动。
相信我们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察觉和留意到自己的这个部分,比如一听到什么坏的消息或者遇到压力大的事件,第一反应是“不动”。
这并不是你被吓得愣住了、呆住了,而是边缘系统进化出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冻结”,说白了,我们人体的程序就是这样设定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在遇到野兽的威胁时,“移动”是很容易被发现的,所以最安全的方式是“不动”。
记得小时候上下学时,路上总有流浪狗,如果它们在看我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不动的,同样也发现的确有的人越跑,狗就会越追。
电视剧里也有类似剧情:遇到狂躁的歹徒,有人会选择“不动”来避免引起歹徒的注意,越是乱动不安的人,可能越容易引起歹徒的恐慌,从而自己被歹徒行凶。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冻结”都好用,所以当我们的祖先“冻结”之后还是被野兽发现了,那么边缘系统就进化出第二道防御系统“逃跑”——赶紧跑,跑得越快越好,跑得越远越好,千万不要被抓住……
当我们实在是跑不过了怎么办,眼瞅就要被抓住了,这时边缘系统进化出了最后一道防御系统,就是“战斗”——他要干死我,太可怕了,我只有干死他,才能不被他干死!
我自己觉得“撤退和抗争型人格”的形成起源,就是100万年前人脑边缘系统的这个进化:先冻结,再逃跑,最后战斗,可以说这是我们人脑早在100万年前就设定好的程序,是我们每个人的神经反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比较少会遇到“生死”的恐惧,但是只要我们一有压力事件出现(所谓压力事件,就是让你升起负面情绪的事件) ,如果你愿意深入觉察下去,最终的底层都是恐怖的“死亡恐惧”在控制着你。
举个例子,一位男士的太太给他打领带没有打好,他气愤的背后觉察下去就是:觉得太太没用会让他在工作上丢脸,丢脸后就有可能失去工作,没有工资就怕养活不了自己,饿死街头怎么办……
嗯,大家不要笑,我们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的逻辑都是这样到“死亡恐惧”的,所以既然有这份深深的死亡恐惧在牵引,那么我们之前设定好的程序“冻结—逃跑—战斗”就必然在起作用,而且是对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压力事件起作用,这就会形成我们外在能看得见的一个人的惯有模式,也就是性格,我们将其分成两种,撤退型和抗争型。
关于“冻结”,几乎就1秒钟的时间反应,这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我们就不详谈了,反正就是在那1秒钟的时间里,你需要反应一下我接下来是要跑呢还是要打。
有的伙伴说“那我是冻结型的,我会选择一直麻木没反应然后大脑一片空白”,不是的,程序设定的冻结也就1秒钟左右,如果你继续“冻结”,只能说你选择了“麻木不动”的撤退型模式,而并不属于“冻结反应”了。
所以我们今天只谈“撤退型”和“抗争型”两个防御机制,而我在事业上又是偏撤退的,所以文章后面重点倾向于研讨撤退型伙伴的行为特点和疗愈方式。
02 撤退型和抗争型人格的形成
为何会有“撤退”和“抗争”两种行为方式,就不多说了,人脑进化设定好的程序,如果你上一部分看懂了,那么你自然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对待压力事件会有“撤退”和“抗争”的不同反应了。
其实每一次,我们都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的。但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老样子呢?这就要从你的原生家庭说起了。
我们在原生家庭学习的时候,当你遇到压力事件,第一次采取的是“撤退”的防御系统后,发现好用,撤退成功啦,然后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你屡试不爽,于是长此以往,习惯了,就将此模式“写”入了你的深层无意识和潜意识里,就像神经反应的非条件反射一样,一发生事件,马上就自动化反应了。
或许“抗争”的孩子们就会相对“痛苦”一点,根据边缘系统设定的“先冻结再逃跑最后战斗”的程序来看,“抗争型”的伙伴在原生家庭遇到压力事件后,也是要先“撤退”一下的,可是撤退个一次两次三次之后,发现根本不奏效,自己还是处在一个危险的状况里,所以逼不得已开始抗争,结果抗争起来发现是有用的,于是,跟撤退一样,他们将抗争的意识“写”进了自己生命的冰山底层,从此控制着自己的生命。
举个例子,小时候很多人都有被欺负的经历,有的同学在被欺负时,低头哈腰说说好话,或者胆小害怕一言不发,可能就逃过一劫,慢慢来,这样的同学就容易形成这样的性格,因为他的这个方式帮他脱离了危险,对他来讲非常好用;
而有的同学无论怎样低头哈腰地说好话,还是会被揪出来欺负,可能到最后他忍无可忍爆发了,你要知道,在死亡恐惧的笼罩下,人那时的力量是很大的,于是很有可能那些小混混被吓跑了,或者以后再也不找他茬了,于是对这位同学来讲,“反抗”帮了他的大忙,所以他很有可能就直接形成“抗争”型的人格模式,甚至你会看到成人的他干脆连撤退都不撤退了,直接抗争,因为他深刻体会到儿时的撤退无效,他的潜意识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层防御,就是抗争。
所以这两者有什么你好我差么?没有。内心深处都是个胆战心惊害怕的孩子,都是在防御外在的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已。
这同时也解释了有的伙伴会问我“撤退也是在抗争,抗争也是在撤退吧”,是的,都是在逃避体验内在的负面感觉,让自己重回舒适的安全区。
那你为何要说撤退型人格的逆袭,这句话的隐含意思就是撤退不如抗争喽,要逆袭到抗争的位置去了?
之所以说“撤退型的逆袭”,不是让你逆袭到抗争型,而是要突破惯有的撤退模式,来到一个有觉知的行动和创造上来,如果我原来是抗争型,那么这篇文章的标题就会变成“抗争型的逆袭路”。
同时我还是要澄清一下,我写的这一切,虽然主要是由于自己的事业引发,但是实际你拿去用在生活中各个维度的觉察,或许会有差异,但这仅存的些许差异是来自于外在“事业、金钱、健康、关系”本身的差异,而与我们内心的人格模式的差异是不大的。
03 撤退型的十大外显特点及其逆袭路
好了,用了差不多3000字前戏,终于来到高潮了……
撤退型人格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逆袭呢?我们现在就来好好地理清一下,理清之前还要啰嗦两句:一个是所有特点排名不分先后;第二个就是这些纯属是果然同学的个人感悟的总结,仅供参考。
特点1: 不正面面对,无意识逃避;
如果说同样被欺负的孩子,撤退型的形成原因是没有正面面对其压力源(欺负他的人和事),而是妥协,那么抗争型的伙伴直面了自己的压力源,与其对抗了。虽然这种面对也是在逃避负面体验,不是我所倡导的,但是,至少我们撤退型的伙伴要先学会“直面压力源”。
前段时间在事业方面就是有很久的问题,我一直没有去正面面对,一直在逃避,可是当我前段时间决定面对之后,却发现几分钟就恍然大悟了,然后整个能量两三天就调整过来了,唉,我为什么要迟迟不面对,拖这么久呢?!
相信咱们撤退型的伙伴们应该个个都有类似的苦恼,所以,面对吧!
逆袭路:
1)觉察到自己又在逃避了;
2)问自己“要不要改变旧有模式,要不要换个活法,要不要改变一下……”
3)重新做个选择;
特点2: 慢、懒、磨蹭、拖延、目标易改变,容易放弃;
我们不是不面对,只不过,一会儿面对,一会儿不面对。
所以,小时暑假作业一定要赶在开学前两天写;大学考试时一定要在前两天才开始复习;工作后最爱先处理简单的事情,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到最后,拖到不能再拖了,才去做。
当然,这些都还算好的,至少都去做了,很多伙伴到最后是连做都不做了,或者是换其他的做,比如小时候有一句话直戳我心“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时我才13岁左右,就知道自己是“常立志”的这种人了。。。
逆袭路:
1)觉察到自己又在拖拖拖了;
2)重新做个选择,制定行动计划;(刚开始不要太难,否则你完成不了就又气馁放弃了)
3)集中注意力、全然地回到当下,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特点3: 更在意当下那个受伤感觉,而不是目标和结果;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假如你在年初定了一个目标是年薪50万或者年薪500万,而且也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结果在我一执行的时候——
啊,好累啊,我为何要活得那么累呢?人生不是要遵循自己的感觉来么?我才不想活在头脑的目标里……
好了,这三句话就把你所有的目标给调整改变了,花了几天做的行动计划都白做了…哈哈!
这就是我们撤退的小伙伴们,太在乎做的过程中的感觉,然而自己在过程中受不了这些疲惫、烦躁、忙碌、委屈,自己选择放弃之后,又受不了自己没有结果没达成目标的痛苦……嗯,那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呢。
逆袭路:
1)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请释放(需要学习什么叫带觉知释放);
2)不忘初心,不断地提醒自己当初为什么定下这个目标?你自己要不要改变突破一下?……
3)可以调整目标,但不能放弃目标;
特点4: 撤退是抗争的前一个步骤,只是时间太长,需要蓄积很满的能量;能容忍的底线比较低;甚至一直处于撤退的状态,一辈子也不会抗争。
我觉得自己就像小火慢炖,需要很久才能将一锅汤煲开,而抗争型的人可能瞬间能量就爆棚然后哐哐哐地去做了。
就拿这次漩涡穿越来看,自己是先在一个点上有启发,然后再有点触动,再来点感悟,最后才有点感觉,然后触碰的点越来越多,能量终于蓄足了,才会去做。
我称之为“小火慢炖”“充电太慢”“蓄能要很久”……
但是大家发现了么,其实在我愿意面对,或者在自己留意的过程中,就可以慢慢搜寻自己的感觉并将其储蓄。
所以想要突破,可以带着这个问题不断地去留意身边的人事物,越碰撞越有感觉,蓄能也就会越来越快了。
逆袭路:
1)带着你想要突破的事情,去在你生活的各种事情中找答案;
2)提升做事的频率,越多事情越容易碰撞出感觉,“电”就会越快充满;
特点5: 想的多,做的少,太少太少;
是的,一看上面一条的逆袭路,一定会有伙伴说“那我就是不想做”怎么办?
“想得多做的少”真的是我们撤退型伙伴一个典型的特点,脑子里天花乱坠,表现出来的可能是零,心里汹涌澎湃,表现出来的可能是零,内在波涛汹涌,表现出来的可能是零……
想很多,还必须要想完美,把各方面都考虑周全才行动,然而现实就是:永远也想不完美,所以永远也不动了。
逆袭路:
1)觉察到自己又在“光想不做”了;
2)不要想着自己想做什么,要列出自己能做什么;
3)然后少废话,做!
特点6: 动力不足,易用合理化让自己满足;
我知道我容易满足,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自己是这么容易满足!我发现我对各种事情和自身的各种要求都很低,只要一满足标准,马上就是撒丫子的快乐和不求上进。
曾经我觉得这是我一种幸福的能力,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这是很好,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到最近我才发现,是动能不足。
这tm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想到大学选修了一门《心理学》,做了一个“成功愿望”的量表,就是测你多么想要自己成功的,满分100分,我得了7分……
7分,你们知道是什么概念么?就是我问老师得7分该怎么办时,他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没事,生活平平淡淡也很好。
可是我分明感受到他在笑话我和觉得我没救了好么。
我自己觉得“动力不足”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这预示着你对这个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很低,跟你在一起会有种“死气沉沉”的感觉,没活力没激情没追求……感受不到那种“旺盛的生命力”的感觉。
有的伙伴可能会说“会不会有人天生就是这样呢?这样不是很好么?无欲则刚”,对于这个问题,我回应两点:
1)我并不觉得有人会天生这样,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是都有从低到高的需求的,如果你的生存生活有保障了,去追求自尊甚至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每个人内心的基本规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上进心不足的人,很有可能是卡住了;
2)我自己觉得什么叫超脱?就是体验完了就是超脱,曾经有一个老师给我们讲过,如果拿金钱举例,就是从无到有,有到满,满到超越,就像周润发一样,自己曾经来到顶级,有那么多金钱后,然后现在将钱全都捐了,我觉得这才是真的超越吧,不是说最后一定要捐,而是拥有体验过。我想到我以前,需要钱却说无所谓,这就是在自我欺骗,受苦的只有自己。
好,回到没动力这里,我们该怎么办呢?
逆袭路:
1)不断地暗示自己“愿意改变”;
2)写出100个你改变之后的好处;
特点7: 普遍自卑、90%的思想都是消极的;
“果然你好白啊”
——“擦粉擦的”
“果然,你的腰好细啊”
——“衣服显得”
“果然你文章写得真好”
——“真的么?”
我就是这样的……真心受够了自己的“谦虚”和“消极”!
永远都是别人比我好太多,我是最差的,记得高中时候有个同学就跟我说“你为什么总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可是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老样子(现在不一样了);
跟朋友在一起做事情,抗争型的伙伴会想“做到的可能性”,而我总是想“做不到”的可能性,够了,真的够了!
不知是因为先自卑才消极,还是因为先消极才自卑,总而言之,他们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这心理暗示简直就是做的无缝连接、完美循环,棒棒哒!
逆袭路:
1)释放过去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各种负面情绪;
2)觉察自己的所有言语和念头;
3)看见自己的消极后,马上放下,并转换成积极的语言表达出来;
特点8: 依赖别人满足自己的需求,对自己的人生非常被动;
我有时讲课总会拿老公和婆婆对我的例子,这次一位学员说“我终于知道你为何不想改变了,因为你好幸福,他们都对你那么好!”
是啊,真的好幸福,从小到大家里人都没有要求过我什么,而且什么家务也不干,什么心也不操,现在结婚后在婆婆家也是一样的。
恋爱时老公对我简直就是典范,捧在手心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可为什么我还是内心不满意呢?
1)就是因为我在索取别人,别人除了真心愿意的部分,大部分是要牺牲自己来对我好的,(谁都有沉重的受伤,所以谁都没办法全然对别人好),所以我偶尔会嗅到到他们内心背后那不情愿的能量;
2)自己什么都不干,一直索取,内心被深深的无价值感折磨着;
逆袭路:
1)断不了自己所有依赖,就先能断多少断多少!
2)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小到自己倒水喝,大到自己赚钱经济独立;
特点9: 意识弱,意志弱,容易随大流;
人云亦云,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抗争型的人都意识强大,而是说大部分撤退型的伙伴意识总会被左右。
这里有两种情况:
1)自己内心纠结拉扯,很难做决定;
2)自己没原则没立场,太容易被“洗脑”
逆袭路:
1)好好学习,建立自己内在知识认知体系,唤醒你内在的智慧大师;
2)学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3)跟随自己的感觉做决定,学会say no;
特点10: 总有理由和借口;
不管怎么样,如果你不想改变,总有理由和借口,就像看了这篇文章后也找出一大堆漏洞和错误,然后作为你不做的理由。
当然,就算全部都认可,一个借口就够了“我不愿意”。
逆袭路:
1)不断地问自己,如果一直这样活下去,可以接受么?
2)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愿意改变;
04 结束语
其实这个世界怎么样都可以说的通,你完全可以说“我的撤退也是在面对,用我撤退的方式在面对”,也可以说“我在用我撤退的形式抗争”。
没错,我再澄清一下,无论“撤退”还是“抗争”,其内心情绪状态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外在呈现的不同的防御方式,本文是就这个防御的形成、特点以及突破去谈的个人见解。
我很愿意把自己走过的路分享给各位有同样状况的伙伴,因为我非常懂你这种苦不堪言的痛。
也欢迎大家多多交流学习。
最后说一句:没有好坏对错,只有你想要体验的生活。无论你怎样活,别人都会“接纳”,因为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活自己,没人会理你的生活。
好了,总算写完这篇巨作了!可以开个《撤退型逆袭课》了哈哈,有兴趣的加我微信吧!
END
大家好,我是果然,只想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心理咨询师。感恩生命成长路上,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