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这篇文章,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拖延。在当今社会,拖延症已经越来越成为降低工作效率,拖慢生活节奏,影响幸福生活的元凶之一。提起拖延,我们恨不得把它大卸八块,却又一直与它相爱相杀。始终摆脱不得。
但有没有战胜它的方法呢?答案是,有!已经有无数人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最终战胜了它,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强调时间不可管理,而是应该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合拍。那么?我们又如何做到,管理自己,战胜拖延呢。
文章大纲
1. 重中之重——及时行动
2. 及时行动前提——正确估算时间
3. 及时行动内涵——直面困难
1. 重中之重——及时行动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明明焦虑的不行,但却迟迟不开始行动,一个常见的原因是“错误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总以为可以再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里想“时间还多的是嘛”。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是恐惧,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就必然会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从表面上看也好像确实如此。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总是显得从容不迫,轻车熟路。面对这样的人那些犯了错、做不好的人根本没办法不自卑、不怀疑自己…… 很多人做事拖延的原因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人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所以,无论这个人是否有能力做对、做好,他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即使自己并不怎么样,也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去评价他人。这也就导致了,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很多人怀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的微妙心态。而极少数有能力做对做好的人,一般会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这些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通常都是建设性的建议,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嘲弄发出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过程中没有任何问题,那就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通过上文,我们对拖延的原因有了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用切实的办法去战胜它。大道至简,有时候问题越复杂,解决的方法越简单。对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任务,最切实的答案是——及时行动,现在就开始。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觉得,我看了半天你就跟我说这个,老子要是能及时行动,还叫“拖延症”吗?!但是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就是如此简单,我们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我们总是给自己各种各样的借口不去做到。
以我个人来说,似乎最常用的借口是:还早呢,我就玩一会或者看一会或者歇一会就开始。我们把希望寄予未来,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自己突然醒悟,如有神助一般完成自己一直拖延不想完成的任务。但同样我们也清楚这个事实。我们只不过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如上文的原因所说,我们恐惧、我们害怕、我们在乎外界的评价。如果不去除这种内心负面的状态,我们就会以状态不好来麻痹自己。事实上,我们永远也不会开始。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明白自己不去做事的原因多么的荒唐可笑,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做事。说一个人不怕困难,那是假话,谁不想一帆风顺、马到成功?可现实就是如此。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遇到困难的时候,心平气和地面对就好,因为这只不过是生活常态。。有时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依然没能解决问题,却眼见别人轻松过关,这确实令人气馁。不过,这也是生活常态——在任何一个特定领域,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表现更好、费力更少。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拙。不过,真正相信这四个字的前提是“接受现实”——接受时间或许所剩无几,接受自己碌碌无为荒废了那么多的时间,否则这四个字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还有一个微妙的现象需要注意,就人们的主观感受而言,时间的运动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而对于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说,未来的一年只相当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1/50吗,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小时候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越发感觉时间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
最重要的是,将这种认知纳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的某一点,而是加速着向你扑来。有的时候也许没开始就发现自己已经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2. 及时行动前提——正确估算时间
如上文所说,我们大部分人都存在一种莫名其妙的认识错误——最后期限还早,一会开始做事也来得及。多少人的时间由于这种认识错误而白白流失。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面对一个任务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开始,但当我们面对多项任务时,正确的估算时间,则对任务的完成大有裨益,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估算时间吗,我天天都跟时间打交道,还估算不明白时间。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最致命的错误。
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但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事先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拿我们的生活经常遇到的现象举例:每个学英语的人都遇到过一模一样的尴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最开始以为自己的词汇量不够,但是背单词到最后却发现即使每个单词好像都认识,但放到一起组成句子之后还是看不懂。(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恶补了语法知识后,发现自己的逻辑训练不足,以至于不能理解文章的正确含义。但当这些都没有问题的时候,一些文章由于各种知识的累积不足还是无法正确理解。于是,他们又要开始新的“征程”。
以上就是人们做事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各种意外接踵而至。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人们正确的估算时间呢?别说,还真有。
像我这种拖延症晚期的人,当遇到一些非做不可的任务时,(注意,是一些,而不是一个)脑子里第一个出现的念头绝对不是——我要元气满满的完成这些任务,而是这个任务一定是要我来做吗?当确认了这个不幸的事实之后,我们就会想方设法逃避开始的时间,能拖多晚就拖多晚。原因在上文已经提到过了。但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些任务的属性是什么?我们需要花多久去完成。
没错,这就是正确估算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关键: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呢?
很多人看到这估计又想打我,这么简单还用你说,那不是见到任务的第一眼就知道的事情吗?还用特殊考虑。是的,确实我们能够准确的分辨任务究竟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但我们都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这个事情究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面对你熟悉的任务,就可以很容易的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然而,在面对你不熟的任务时,那么由于你对于任务执行过程的不熟悉,很多意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但这些是一个不熟悉任务的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当我们接触那些我们从未接触的任务时,无法计算的意外势必会给任务增加无数的“额外时间”。但即使是那些我们已经完成过很多次的任务,如果没有养成这个估算时间的习惯,没有细致地考虑过每个步骤所需的时间,没有考虑过什么地方的时间浪费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即使我们能够分辨任务的熟悉与否,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再根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 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3.及时行动内涵——直面困难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了,及时行动是重中之重(千万别告诉我你现在就忘了),但在工作,学习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人,他们好像一直在忙,一直很努力,但却始终没有办法按时完成任务,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使人怀疑“努力”的可靠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为什么有些人及时行动,估算正确的时间,但却效率低下,从来做不出成绩。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人们经常遇到挫折和失败的部分)。所以,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迅速做完简单的事,把节约出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但大部分的人的做法都是在回避困难,他们把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相对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上述人的行为与人做事的动机有关——奖励和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而讨厌被惩罚。但从深层次的层面来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这也就是东方的“吃一堑长一智”,西方的“挫折教育”。
很多事情不是一过性的,总会阶段性的有奖有罚,受到奖励后,人们大多有两个选项,“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略第二个选项(这也就是庞兹骗局——非法集资,生生不息的原因)受到惩罚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再也不碰那件事情”和“挣扎着寻找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会自动忽略第二个选项。
这个原则会打破大多数人看似无法反驳,用来逃避困难的借口。我不是不能做这件事,只是我对这件事没有兴趣,我只是想去做我感兴趣的事/我喜欢的事情等等类似的话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所谓的“我喜欢做某件事”很可能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做事,他们只是话很长时间去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给自己找了极为强大和有力的借口,以至于他们真诚地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手上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的之后才能衡量的。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在学习上,准备托福考试时只做听力和阅读但是不联系口语和写作;比如在工作中,做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做却从不提及怎么做;比如在生活上,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上,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于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例子: 李笑来老师的词汇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花了9个月的时间完成,但这本书最有创意的部分——通过语料库分析统计词频后在反复筛选出来的托福考试中出现3次以上17次以下的核心词汇。收集和处理语料库文本大约花费一小时,词频统计工作由WordSmith软件花费几十秒完成。剩下的8个月,做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最枯燥无聊的复制、粘贴、编辑、整理、审阅、回顾……
对我们来说,最困难的是战胜自己内心的惰性,那种时时刻刻,无处不在,拉着我们坠入堕落,潜藏在每个人基因中的懒惰。道理很简单,也都放在那里,有些人坚持了,最终得到蜕变,有些人半途而废,最终仍然停留在原地,懂得很多道理,但过得好一生和过不好一生之间只隔了一条坚持的鸿沟。
以下是作者其他作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如果觉得作者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请帮忙点一下喜欢,并关注一下作者。定期更新关于管理、效率等干货内容,不要错过啊。
(ps:有任何地方不明确,或者作者出现了错误,也欢迎在评论区交流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