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小区,是个相对来说成熟的老小区,这样的小区典型的特征,除了有成熟的配套设施,比如超市,医院,幼儿园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老人。这些老人会定时定点的在某一个位置聚集,比如楼头的排椅上,小区里的小花园里。这些老人的状态,大体上感觉差不多,但是细看起来,差别非常的大,大到明明就是同龄人,可是你会发现有的人显得比同龄人老很多,有的就相反,显得年轻太多。
细细追究原因,还是能找出差别来的。
同楼上的李阿姨,显得比同龄人年轻太多,气质也好太多。有一次,我看她抱着一摞书,我跟她打招呼,李阿姨,谁这么爱看书呀?李阿姨说,我呀!这是刚从图书馆借回来的,每天不看书也没啥事干。
我明白了她那么超凡脱俗的感觉源自哪里了,源于她看过的书。
我认识的另一位阿姨,晚年生活是另一个样子。每天早上逛早市,早市完了去超市溜一圈,也没啥买的,看哪个打折,哪个促销,就买点回来,回家就开始准备午饭,等着儿女回家吃完饭,她就去楼头凉快,有人就闲唠叨两句,无非是吃了什么,要吃什么,哪个菜怎么做好吃。每天聊的最多的都与吃有关。
其实这个阿姨刚刚退休才不到两年,可是明显感觉她好老,像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跟她一起的一位真正的老太太,今年八十多了,感觉俩人的心理年龄差不多。
所以,我想了一个问题。假如六十岁退休,假如身体还不错,那有可能我们会活很久很久。如何打发这么漫长的岁月,如果只是每天做饭吃饭刷碗做饭,日子该有多无聊,会觉得生命该有多漫长。
但如果有一项爱好,这项爱好能让人乐此不疲,什么时候都有新意,那就解决了未来漫长岁月的问题了。
这些爱好,比如,读书,写字,画画,舞蹈,瑜伽,唱歌……纵观这么多的兴趣,我发现我除了读书可以,其他都不行。读书最好了,可是天天读别人写的书,有时候也会腻,想没想过读自己写的东西,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好体验呢?
试想一下,从现在三十岁开始,每天坚持写一些东西,坚持三十年,记录每天的生活,记录在当下的年龄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等到了六七十岁,再拿出来看自己写的东西,该多么有趣!
更何况,坚持写三十年,到了六十岁,洞察世事万物,更可以写出有深层次的东西,到时候,写作成了打发时间最好的爱好,岂不更加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