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了边塞诗人高适的成长及他与李白长达几十年的友情,为我们展示了盛唐和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大唐景象。
高适出身渤海高氏,以先辈上阵杀敌为榜样,是高家枪法传人,一心想效仿先人报效国家,却怀才不遇,无人赏识,郁郁不得志,总是板正甚至有些愁苦。
李白的出场则是“鲜衣怒马少年郎”,活泼洒脱,和高适恰好相反。两人不同的出身、背景、性格导致不同的境遇,但他们惺惺相惜,都有一腔壮志,曾合力救助郭子仪。
两人都命运坎坷,尤其李白,大起大落,一度进入道门。
在高适53岁时,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无人可用,反而给了他机会,半年之内升至一方节度使,执掌大权。他智破吐蕃进攻,解了长安之围,功成身退。
十年,似乎是个很长的数字,可是,又好像只是一瞬间。高适19岁初入长安,而后去扬州赴李白的一年之约,败于女扮男装的裴十二郎,回乡苦练,十年后从军,将领尸位素餐,他又回乡,又十年过去,李白写信叫他去长安,但他不能接受李白终日饮酒放浪形骸,祭拜先人后,再次回乡。
这次,他为将军哥舒翰做了十年文书工作,已经53岁,安史之乱爆发,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突然感慨,一个人年少时的志向,真的会影响一生。高适父亲教他习文练武,从小跟他讲祖辈功业,所以他一生都未忘祖志,勤练枪法,不管遭遇多少坎坷,都矢志不渝,最终有了机会,已经53岁,在老年终于实现了志向。
高适有勇有谋,胸中有大韬略,一眼看出永王不打长安反倒来打他,是短视之辈,李白却为永王写了11首诗,相比较而言,李白的政治敏感度好幼稚。
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大唐,也更明白了诗人们写诗的背景。诗人变得鲜活起来,感谢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