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马
来源:【体制内读书】微信公众号
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
——来自14世纪的逻辑学家奥卡姆威廉
先来讲两个故事,或者说是实验。也可能你看过或者听过,但今天我要重新给你看一遍。
01 软糖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过程: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结论: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结果显示:
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在延迟满足中,孩子学会期待、学会感激、学会珍惜、学会克制、学会抵御诱惑,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人生的幸福。这项实验第二阶段又进行了21年追踪,延迟满足最后吃到两块软糖的儿童成人后的年收入比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成人后的收入高几倍,十几倍。
2 二十英里法则
这个法则是美国人吉姆柯林斯提出的。这个法则的内容是:从美国西海岸圣地亚哥到某个地方有3000英里的路程,徒步走完这段路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地貌非常复杂,而且经常会遭遇天气变化。每天该走多少英里才是一个合适的速度呢?
你猜不到答案,很多人的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是日行20英里,即32公里。这个答案,很多人会觉得诧异,因为刚刚踏上旅程的人,体力、精力旺盛,如果天气晴好,地势平坦的时侯可以走40英里到50英里。然而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开始走的人,往往是不能够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最后被那些坚持走20英里的人超越,欲速则不达。
我给你重新阅读这个《软糖实验》和《20英里法则》的原因是:这就是高手和小白的区别,尽管这个你已经耳熟能详,但我还是不厌其烦的介绍一次。
从中我学过最重要的一句话: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3 那么,我想说什么
我想说,今天,带给大家一本书,《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这是一本有关于寻找幸福的书,一本启发我们改变旧有价值观,放弃现有陈旧态度,寻找自由生活新模式的一本好书。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学了那么多东西无法落地?
因为学习东西太多,太杂,头脑被塞满,什么也说不出来,什么也没学到,用不出来,等于没用!
真正实用的获得成长进步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慢慢来,比较快!
该过减法生活的时刻已经来临,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追求内心体验过于物品添加,才能让人感到安宁和喜乐。
苹果公司神话的开创者史蒂夫·乔布斯,一生信仰“少即是多”,《乔布斯传》里描述他年轻的时候因为觉得家具不好看,房间里除去一盏灯再无其他。
但他过得不好吗?并没有,一生他都做着改变世界的事,精神富足,即便家中空无一物。数十年来永远是同一套装束:黑色高领衫、普通的牛仔裤和板鞋。
在去掉了所有喧嚣繁杂之后,我们可以把时间积聚起来,做足加减法,在自己最喜欢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