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恨不得将厅堂挂的钟表每天拨上几圈,以为长大了就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现在终于如愿以偿地长大了,大到高中、大学之时的同班同学已经陆陆续续地结婚亦或当爹当妈了。
三五朋友相聚,时常有人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似乎很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充分,就已经被时间推着向前走了。
商家早都开始转而研究00后的消费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这批90后95后已经老了,00后的消费市场只有那么大,大家都想分得一杯羹。
毕业好几年了,昔日的同窗好友,现在也都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上拼搏奋斗。
当年嘻嘻哈哈的男生如今已成熟稳重,当年疯来疯往的女生如今已举止得体。
很多人慢慢地疏于联系,彼此的动态只能通过朋友圈来知晓了。
你认识了新的朋友,我亦有了新的圈子。
再联系似乎只能是叙旧,所以大家都默契地很少打扰对方。
二、
前两天临睡时,微信“叮咚”了一下,原来是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旧友,当时在校期间关系还蛮好的。
“睡了吗”
“还没,准备睡了”
“介意聊聊吗”
“好的”
正惊诧于找我有什么要紧的事?
他发来大段文字,诉说自己毕业两年以来的经历:毕业回老家做销售,半年没出一单;后来换了一份工作,开老板的车去取资料又把别人的车刮了,扯皮了半个月,工作当然没保住;接着去省城找了一份工作,刚上手没几天,家里又打来电话,父亲出车祸了,很严重,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现在是跳槽季,心又蠢蠢欲动。
接着他说,我一个文科生,不像理工科生专业技能那么强,现在真得不知道能干什么工作,也好像不知道真得喜欢做什么工作了?你是做hr的,能帮我理一下,规划一下吗?
看完大段的文字,其实我的心里苦笑了一下,hr真得没有大家想得那么有百般武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啊,甚至很多时候我们hr自己也很迷茫啊。
但还是陪着他聊下去了。
三、
我问:你为什么不满意现在的工作?
他说:一周上六天班,工作没什么前途,工资少得女朋友都不敢谈。
“一毕业,男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完成雄性竞争,你既然对现状不满意,而且你的不满也正是没钱造成的,那么你现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去挣钱,不要浪费时间迷茫了”,我敲下一行字。
“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好像什么特长和技能都没有。这大学上的,都不如小学同学上了个专科学校呢”,他回到。
好像很多人都有同感。
也许这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现在中国年青人的压力太大了,一毕业就面临着赚钱这一艰巨的任务,男生女生都一样。
虽然整个社会都认为男生压力更大点,但新婚姻法和很多现实都给不了女生安全感,所以女生们也在拼了命地赚钱。
钱固然是好东西,大家都想要,越多越好,最好能够不劳而获。
可是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帮助大多数人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天赋、擅长之处,它甚至压抑了很多人的天性,反对我们向内寻找,认识自己。
因为为了标准化的考试,花太多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心灵,在老师看来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以至于大批大批的毕业生,从象牙塔一下子来到这险恶江湖时,无所适从,其中不乏很多原本在学校很优秀的学生。
殊不知如果毕业后的职业能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感兴趣当然愿意花时间去钻研,钻研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你在这个领域比别人强,那么对应地薪水自然低不了。
四、
我们只知道要赚钱,却不知道自身掌握的技能在市场上值多少钱。
可是话说回来,教育不帮我们背这个锅。
如果大学的课程都是为了学生的就业而设定,那么大学不都就变成了技校了吗?
在我看来,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有两个:
一、让学生明白人之为人的意义;
二、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
你说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为什么不去多做几份实习呢?作为成年人,你应该为自己负责啊。
多尝试几次,就算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么最起码也知道了自己不喜欢什么?在毕业时坚决不选择不喜欢的工作就是了,总比工作后才发现强吧。
一般地,我们无非这么几条出路:
一、搞学术,这就需要继续深造,读研读博;
二、进事业单位,做公职人员;
三、进企业,进入商业社会。
大多数人都走的是第三条路,因为第一条太寂寥,第二条太无聊,第三条才能无限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我朋友也是。
因为已经毕业了,说太多之前没做好准备的话也没用了,所以鉴于他这种情况,我建议他可以选择一个好的行业、大的平台去做销售工作,当然这次要死磕自己,尽快出单。
目前已找朋友帮他内推了。
毕业后一到三年内的迷茫,都是因为之前准备得太少,做得太少,见得太少。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不是百米赛跑,既然前面落下得太多,那么现在就要奋勇追上,但是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切勿走得太急,囫囵吞枣。
早点想清楚,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想要在哪里定居?想要找什么样的伴侣?当然总结一句话就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你要支付多少成本才能供养地起?
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基本就不用迷茫了,朝着目标努力就是了。
你还在迷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