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不重则不威。这个重的意思,就是让你自重和尊重他人;而不是叫你的自尊心特别的强。这一个重字显现出了一个人的为人态度。当一个人不懂得自重,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时候,他的威严是不会有的。而当一个人他非常懂得自重也尊重他人的时候,他的威严是不露而威的。
学则不固,在这里它指承上启下的作用,指的是上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当一个懂得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这时候,他的学问就是能够被世人认可。而当一个人,他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自重,自己非常骄傲自满,自尊心非常强的人,他所做的学问只会一时被人认可。通过时间的检验之后,他的学问就很难被人认可。所以反观历代以来的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或者是大科学家,他们都是一个非常和蔼谦逊,然后尊重别人,同时也尊重自己的人。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对自己自重,对别人尊重的时候,他用这样的态度来为人处事,那么在。更主要的就是他做到了忠和信,这样也就是做到了内外兼修的学问了!
接下来一句无友不如己者,他是指对任何一个人都要重视他的长处,尊重他的优点,这样你就不会去轻视别人,也就会觉得没有一个朋友不如自己,你也就不会看不起任何人了!那我们也就真正做到了谦虚谨慎,达到了忠与信的学问了。
后面再加上一句,过,则勿惮改。在这里就是说如果你都已经如此虚心处世了,你如此的尊重别人,当你发现自己有过错的时候,你一定要很勇敢的改正错误,不怕困难的努力改过向善,这才是真正为学的学问。
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下,在生活当中我们如何去交朋友呢?
我们的朋友有很多种。有的是你喜欢的朋友,也会有一些你不喜欢的朋友。那么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我们如何去尊重自己的朋友呢?孔老先生已经告诉我们:尽量去看到朋友的优点,而不是他的缺点,如此你会发现你的每一个朋友都比你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从而也引申出了孔子后面说的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就是在三个行当中一定会有我的老师,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我们学习的一个长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讲出了这样的一个境界,也就是如果你看到它是有颜色的,那么这就是你的心理的反应;如果你看它是没有颜色的,它就是一片洁白的莲花,那么这也是你一个心理的反应。世间万相皆为你的心理所反映出来的,世间的善与恶,也是从你的内心世界所反应出来的。是我们强制的在善和恶之间,在自己的心里划出了一个平衡的标准,所以我们是有分别心的人。佛家说:只有当一个人没有分别心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的做到说世人皆平等。如果你一旦有了分别心,你就会带着有色的眼镜来批判世人,来感受世间的善于恶。然而世间的善与恶是没有绝对的。在某一个界限处,你用你的眼光感受到的是恶意的时候,但别人看来却是善良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学会不要拥有分辨心,让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看世间的一切皆为善!如此我们将拥有了善良的心。我们就会让内心变得更加的平和,处事会更加的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