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炎症是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于损伤因子(生物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过程中最特异的环节是血管反应(白细胞的游出)。
2.趋化作用:游出的白细胞在组织内做定向移动。
3.炎症的局部表现:
红——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肿——充血、淤血、水肿;
热——动脉性充血,血量升高,代谢加强,产热增多;
痛——神经末梢压迫、牵拉和刺激。
4.炎症的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高。
注意:病毒性感染、伤寒的白细胞不高。
5.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①变质:炎症的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
②渗出:白细胞渗出。最具特征性;
急性炎症以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为主;
慢性炎症以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渗出为主;
寄生虫感染以嗜酸性粒细胞渗出为主;
③增生。
6.炎症介质:
①组胺、缓激肽:使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C5a:既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趋化作用;
③C3a:只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④IL1、IL6、PG(白介素1和6、前列腺素):发热的炎症介质;(一溜跑真热)
⑤IL1:既能引起发热,又有趋化作用;
⑥氧自由基:加重组织的损伤。
7.炎症的类型:
急性炎症:包括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炎症;
慢性炎症:包括一般慢性炎症、特异性炎症(肉芽肿性炎)。
(1)急性炎症:
①浆液性炎症:烫伤后水泡、感冒后流鼻涕;
②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的是纤维蛋白原;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白喉、绒毛心、菌痢;(白喉和菌痢又称伪膜性炎症)
③化脓性炎症: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主要见于小肠、皮肤、阑尾。
化脓性炎症最容易引起三个改变:脓肿、蜂窝织炎、化脓。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疏松组织出现的蜂窝织炎、大肠杆菌逆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金葡菌引起的肺脓肿;
④出血性炎症:渗出的是红细胞;主要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
(2)慢性炎症:
①一般慢性炎症;
②慢性肉芽肿性炎:主要见于伤寒、梅毒、风湿病、血吸虫病、结核。
记忆:
大猴绒毛纤维菌:纤维素性炎见于大叶性肺炎、白喉、绒毛心、菌痢;
小皮阑尾化脓中:化脓性炎见于小肠、皮肤、阑尾;渗出的是中性粒细胞;
出血钩体鼠疫红:出血性炎症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鼠疫;渗出的是红细胞;
寒梅风雪肉芽肿:肉芽肿性炎症见于伤寒、梅毒、风湿病、血吸虫病、结核。
注意:
肉芽组织和肉芽肿的区别:
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或不伴其它炎症细胞的出现。是一种慢性特异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