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从序言看,802.11权威指南(第二版)成书于05年,距今已有十年。当是处于__ 11g向11n __转变的时期。与第一版相比,重点更新了协议安全性方面的内容。
802.11i 无线安全标准
无线安全标准,WPA是其子集。这种安全标准为增强WLAN的数据加密和认证性能,定义了RSN(Robust Security Network)的概念,并且针对WEP加密机制的各种缺陷做了多方面的改进。IEEE 802.11主要的标准范畴分为媒介层(MAC)与物理层(PHY),套用过来,前者就是OSI的数据链路层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后者直接就对应OSI的物理层。我们耳熟能详的IEEE 802.11a/b/g,主要是以PHY层的不同作为区分,所以它们的区别直接表现在工作频段及数据传输率、最大传输距离这些指标上。而工作在媒介层的标准——IEEE 802.11e/f/i则被整个IEEE 802.11族所共用。
为什么十年了,标准都到进化到11ac了,都没有盼来第三版的更新?因为Matthew Gast先生又写了两本书来赚稿费:
只是很可惜,都没有中文版。虽然正版很难买到,电子书一大堆。但是还是要支持正版不是,下载链接我就不放出来了(自行搜索,o(╯□╰)o谁叫英文正版这么贵呢)。
相对于有线网络,Gast先生认为无线网络具备以下优点:
- 移动性
能够让用户在移动间访问数据,由于没有物理连接端口,用户身份成为网络设计的中心。
- 部署容易,构件快速
解决某些场所穿墙布线的麻烦
- 灵活性
迅速构建,扩展容易
- 成本
前期投入少,运营成本极低。
附上Matthew Gast先生的靓照,看样子还是很帅的。
第一章 无线网络导论
作者提到802.11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竞逐中略胜一筹,但现在看演进的WiMax(802.16城域网宽带无线接入)被运营商弃用,在3G竞争中已被边缘化。
__ 无线频谱(radio spectrum): __
在美国,主管机关是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
在欧洲,是CEPT旗下的欧洲无线电通信局(European Radiocommunications Office,简称ERO)
在中国,应该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 吧
其他区域,则由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ITU)把关。
ISM频带*即工业,科学和医用频段,最大的好处是Free License。
常用的ISM频段:
频带 | 频率范围 |
---|---|
UHF,ISM | 902~928 MHz |
C-频段,ISM | 2.4~2.5 GHz |
X-频段,ISM | 5.725~5.825 GHz |
由于大量设备拥挤在2.4G频段,所以使用5G频段的802.11a技术换个马甲,升级为802.11AC技术又回来了。在当前 20MHz的基础上增至40MHz或者80MHz,甚至有可能达到160MHz。再加上大约10%的实际频率调制效率提升,新标准的理论传输速度最高有望 达到1Gbps,是802.11n 300Mbps的三倍多。
技术的发展也是这样的循环反复。说不定再过个十年,5G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我们又能在2.4G开发出新的技术,亦或者向更高频率发展吧。
关于无线频谱--关键资源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台湾孤掷一注跟随美国发展WiMax技术,把最好的高端频率都分给WiMAX。押宝失败导致损失500亿美元,并拖累4G还挤在拥堵的700MHz段上,直接被大陆甩出几条街,可见一斑。
原来IEEE802代表局域网标准,以太网技术由第三个工作组负责标准化,称之为802.3,无线局域网则由第十一个工作组负责,因此称为802.11,那后面成立的工作组就会变为20,30啦,So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