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王阳明,也喜欢逢人就跟人聊王阳明。说实话,主要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讲王阳明,有一部分人讲得实在是不咋地。
很多人读王阳明,纠结的是他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当然,如果要问我们究竟要不要了解王阳明这个人,我也认为当然是要的。但是如果仅仅局限在对王阳明著作和传记的了解这个层面,也许就是孔子说的“学而不思”了。
打个比方,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王阳明说过“知行合一”四个字。这四个字没有问题,意思也很好理解,不需要多少解释也能明白。但他为什么要说这四个字?他又是如何去践行这四个字的?我认为,这比这四个字原本的含义重要得多。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而且把这个作为他最重要的学术观点,甚至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其背后是明代中国,整个知识分子界,知与行的不一。士大夫们口口声声念叨的是圣人之言,行的却是巴结权贵、阿谀奉承的事。
当然,如果你只是看到了这个层面,然后就心生愤怒,对有明一代的知识分子投去鄙夷的目光,然后收获自己那点微薄的道德虚荣心,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深。明代知识分子的整体沉沦,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苏轼有一段对中国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就写在《宋史》里,原文是这样的——
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责实 之政,则胥吏、皂隶,未尝无人,虽用今之法,臣以为有余;使无知人之明,无责 实之政,则公卿、侍从,常患无人,况学校贡举乎?虽复古之制,臣以为不足矣。
苏轼的意思很明白,考试只是人才选拔的一种方式,关键还在于制度上能保障人尽其才。苏轼当时说这段话,是为了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的,但却是道出了问题的根本。可是明朝的统治者不听呀,把科举制度发展到非常变态的情形,一方面让知识分子尊严尽失,同时又让读书人个个变得人面兽心。
在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到明朝,科举变成统治者绑架读书人,知识分子都成了披着羊皮的狼的时候,王阳明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突然对四书五经上的那些东西认真起来了。
孟子不是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吗?所以王阳明就立志要做圣人了呀!王阳明不但敢这样说,他还敢这样做。皇帝派他去修越王的陵墓,他把工地上的民工组织起来,以“什伍法”分组轮班,还下令排演八阵图。
所以再反观王阳明,他的背后,不仅有历史的逻辑,还有文化的逻辑。可以毫不扩张的说,从孔子到王阳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一脉相承。鉴于篇幅有限,这个话题,下次再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