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踏上重庆的火车,我开始逐渐了解到外界和家乡是不一样的。
坐上火车,出了秦岭一带,就绿色比较多了。相比家乡的四季分明,南方一带都是常年绿色比较多。有山,有树、有水,风景很秀美,拍照片随便什么样的背景都很好看。
不过最初感知的即是南方的阴雨天气和潮湿。
我第一次去重庆是参加研究生复试,导师安排我住到研究生宿舍,那几天正好是重庆的梅雨季节。
我就整晚听到皮打皮大的下雨声,让我感觉下雨不是在下雨,而是有人从天上倒雨。
我睡的很不踏实,因为老家下雨不多,即使下雨,雨量也没这么大,而且老家下雨一般都集中在7、8月份,那时正是麦子收割的季节,所以每每那时,我家都很怕下雨,因为这意味着麦子要被搁浅在天地里,那是我们家一年的收成。
可是重庆下雨的频繁和雨量,让我想这要是老家,我们可怎么活呢?
在那里呆立了3年,我慢慢知道每个地方的人,都有每个地方的人的生存之道。
雨多的地方,种植的作物就会不一样,天地的形状也不一样。
以前书本上也讲,不过总没有亲眼见到、亲自感受到会更清楚。
与下雨天紧密联系的就是潮湿和阴冷了。
我在重庆三年,后来到来了泉州,旅游培训时也去过杭州、上海等城市,凡雨季比较多的地方,潮湿、阴冷的感觉尤其明显。
重庆与其他城市还不一样,它也是热的时候很热,冷的时候很冷,但最关键的是它出太阳的时候很少。
研一那个冬天,我仔细数了下,总共也没见几个太阳。和老师聚会时,我们几个北方来的同学和老师讲没有太阳很不习惯,老师安慰我们,还好了,今年还出了几个太阳。
我们从小生活在阳光明媚的西北地区,虽然干旱,可每天起来都能看到太阳公公咪咪笑,看到蓝天,白云,你的心情即使不好,看到蓝天白云,也会觉得心里畅快了很多。
可是重庆成天阴沉沉的,有时就会觉得心情更不好。
潮湿,所以衣服都是阴干的,不是晒干的。
特别热的时候,加上潮湿,你会感觉屋里也是潮湿,人身上也是黏糊糊的,不要说动了,你坐着就会出汗。
重庆三大火炉城市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
所以南方的人每天都要洗澡,也许一开始是为了卫生,后来就变成了习惯。
所以我一个导师去新疆出差,新疆寒冷的冬天是没有习惯天天洗澡的,所以导师说当地的人用一种特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每天提着水桶洗澡。
有时生活习惯无关是否讲卫生,而是多年的地域和气候差别养成的生活习惯的差异。
当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这种情况可能改变很多了。
不过重庆的阴冷有阴冷的好。
首先是湿,皮肤就不容易缺水,不像老家,风大,干燥,皮肤有时会干的没有水分。
接下来是没有太阳,不被太阳晒,人就很容易白。
我一个大学校友,毕业回到重庆,白了很多,我同学就和他开玩笑说,连他那么黑的人都能变白,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用我们的话来说,天天不见太阳,捂都捂白了,更何况有些人天生就白一些。
所以我第一学期在重庆的最大收获和变化就是白的太多了,我同学回去见我说白的都不正常。
当然,重庆的师姐不是这样说的。
她们的看法是重庆的水好,我越来越好看了。
是啊,一百遮十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