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论述的主题是学习者差异与学习需要。通过本章学习可以帮我们厘清以下问题:
(一)现有智力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不同个体在智力方面存在差异,许多关于智力本质的早期理论都涉及以下三个主题:(1)学习的能力(2)个体获得的所有知识(3)成功适应新情景和一般环境的能力。并逐渐强调高级思维过程,认为智力是一种一般能力,并可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算出认知测验中的共同因素(g因素),它是一般能力的指标或测量结果而非一般能力本身。雷蒙德卡特尔和John hom提出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对能力提供更好解释,现在被广泛接受一种观点是智力就像自我概念一样存在很多方面,是不同层次能力体系。体系顶端是一般能力,下面是特殊能力。
霍华德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至少八种智能,分别是言语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逻辑 一一数学智能,肢体一一运动智能,社交智能,自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有两点重要启示。首先教师应慎重对待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差异化教学,其次,教师在教授任何学科、技能或概念时,都应釆用多种恰当的方式。
(二)理解斯特伯格三元智力理论。
斯特伯格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从三个方面理解智力:(1)分析性/成分性智力包括根据成分定义的心理加工过程: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2)创造性/经验性智力是指通过顿悟和自动化来应对新经验(3)实践性/情境性智力是指选择在一个可能成功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适应并改造这个环境。
(三)测量智力的方式及运用
对智力测量可采用个别测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韦氏量表)以及团体测验(奥蒂斯一列农学校能力测验,斯劳森智力测验,瑞文推理测验,Naglieri非语言能力测验团体版,区别能力量表,大年龄跨度智力测验等)。与个别测验相比,团体测验可能难以精确描述一个人的能力。智力能预测个体在学业上的成功。弗林效应揭示了每隔一代人,人们的IQ分数就会不断提升,因此要逐渐加大测验难度,这对使用IQ分数作为入学条件有一定启示。
(四)学习风格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风格是个体特有的学习与思维方式。学习偏好是思维和学习时偏爱的方式。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风格进行教学符合学习风格差异性原理。首先通过帮助学生思考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可帮助发展全面的自我监控能力千和自我意识。其次,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会帮助教师欣赏、接受和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五)重视个别化学生教育方案,对超常儿童及功能受损儿童和一般智力儿童要采取个别化差异化教育,做到因才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