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发展这么些年,其实处境很尴尬。
即使曾经让人为之欢呼过很多次的苹果公司,这次推出的Apple Watch也只是有些销量而已,并没有让人有多惊喜。尤其近两年,媒体的关注点已经转移到VR、AR、人工智能这些新的令人兴奋的事情上,智能手表这个品类,讨论得越来越少了。
大家更多的是在吐槽:
“现在几点了?”,“不好意思我的手表没电了”;“这手表还能装应用?”,“哦,从来没用过”;“看你今天走了十万步,这么厉害”,“哈哈,不,是我手表的计步器出问题了”。
但现在,大家似乎连编段子调侃的兴趣也没有了。
智能手表目前基本处于群“雄”逐鹿、无人领跑的阶段。因而,关于智能手表的定义大家都有各自的思考,还有的在纠结是做成圆屏还是方屏。其实仔细想一下,对于一个有着明显定位属性区分的手表而言,各种各样的产品形态,有没有可能大家都是对的?
Withings 最近发布了一款新产品Activité Steel,一个机械表外观内置传感器可连接手机进行数据传输(比较有质感)的智能手表。在产品介绍资料里有这样一段话:
不需要总担心要不要充电、不需要触摸什么按钮、不需要时刻与手机保持连接,Steel会自动记录你每天的运动状况(如跑步、走路、游泳、跳舞)和其他的一些身体数据,并能给出合理化建议。
这是我们理解意义上的智能。
完美击中了现行主流“智能手表”的痛点。
讨论智能手表的终极形态就像辩解科幻小说的结局一样毫无意义,但从当下的观察和体验来看,对于一款需要穿戴在身上的设备而言,电池的续航能力着实不能勉强,与其想方设法在已有的框架下一点点修补完善,不如从根本上重新思考智能手表的定义。
也许有一天,手表终将独立于手机而存在,或者说在某些场景下取代手机,但把手表做成装满app的小手机的思路或许并不合适。作为一个代表未来的全新的品类,如若要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必然要有新的交互形式和应用场景。
比如语音交互。
最近涌现出很多通过语音交互提供生活服务(智能私人助理)的产品,这种抛掉app由某个系统深入整合各类服务的方式其实很适合用在手表端,手表也应该成为这种私人助理的载体,不用在窄小的屏幕上划来划去,也不用再下载安装并不适合在手表上运行的app。
当然,这种技术现在并不很成熟,而如果会有一个过渡期的话,电子墨水屏、运动手表、模块手表、日程管理、线下支付、投影可扩展屏幕的手表,这些摆脱手机系统的尝试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