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接孩子放学后,小儿子耍脾气不回家,我就撒谎说家里有好吃的,结果老大义正言辞的告诉弟弟,“妈妈骗你的,家里没有!”我知道他的初衷也是不想回家做作业,故意拆穿我。于是和他说我这叫善意的谎言。然后就和儿子说起了所谓白色的谎言。不知道人家听没听懂,反正是不再纠缠我哄着小不点了。
回来的路上,老大说起了想去小饭桌(午托)的事情。我心想这小子是哪根筋不对了,怎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一问才知道,一个和他很要好的同学这学期开学后就去了小饭桌,还有一个同学说××午托(他们在一个午托)可好了,有好多小朋友一块玩,他也想去试试。哎呦喂,原来只是找玩伴儿,对一起学习一点想法都没有。于是我说:“跟你爸爸商量下,把你想去小饭桌的原因说清楚,还有去那和每天接你回家的不同之处想清楚,然后我们一起商量。”“哦,好吧。”说到这通常都是没有下一步的,他多数不会找他爸爸,倒不是因为畏惧,而是更多的时候,他只是一时兴趣,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过我让他想的问题。而一旦一件事情他主动提起两次或者更多,我们通常都会让他去尝试一下的。
今天下午在公号上看到一个招聘“班委“的广告,关于亲子教育的,多数是相关的微信群管理。感觉不错就报名了。然后就被拉进一个培训群,主要发布培训信息和交流培训内容。没多久就快三百人了。于是呢,群里就热闹了,进来的人从吐槽工资说道工作,在说到体质,又说道考研以及各种考试,刷屏了。把群规忽视的很彻底啊。新进来的找不到有效信息,喊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最后想聊天的又建了一个新群情况才好转。现在的人是有多缺爱,在陌生的环境人们都试图最大限度的找到自己的群体,存在感,归属感,才能给人最大的安全感吧。我就把需要的信息记住后,就设了免打扰。真心不想关注跟自己没啥关系的事情,在闲聊的氛围里感觉不自在,想逃的远远的。我是不是有病,我心存疑问。
同样的,关于刷屏,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吐槽微商和一些用朋友圈推广服务或商品的刷屏方式,言辞犀利的指出这种刷屏的方式不单不会有效果,还会降低自己分人设,啥时候被人家拉黑或屏蔽了信息都不知道。确实,现在提倡全民经商,分享经济,微商遍地开花,可是那种在圈里把产品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效果好到爆。比如一些减肥产品能够“闪电瘦”,完全没有副作用,一些保健类产品效果好到“包治百病”,然后在圈里每天以刷屏的方式吸引眼球。这种方式真的是人们能接受的吗?恐怕不是,我是早就把这样的信息屏蔽掉了。而且我知道现在有关于朋友圈营销的课程,都是以否定这种“刷屏”的方式为基础的。微商也要与时俱进的,“刷屏“当真的不行。
理解与尊重。我觉得,这种“刷屏”的行为,最多的是不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造成的。凡事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一下,习惯于经常换位思考的人呢,是很少出现这种行为的。
今天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范冰冰做了网红美妆博主,这肯定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借着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行销售,创收。都这个身价了还这么拼命挣钱,居安思危,越是优秀的人越有危机感。危机感越强,才越会在不同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吧。这让我等云云众生怎么了得。
这一个多礼拜很忙,忙着带孩子的同时呢,还在学英语,练写作,读书,健身,而且很幸运的可以上一些相关的免费公开课,收获还是挺多的。这种忙碌的状态让人感觉很充实。有人吐槽一万小时理论的正确性,理由是在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即便付出再多,也不会成为专家。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人感觉前路迷茫的时候本能的像个一个方向努力时,即便没有天赋,无缘成为专家,那成为一个有点特长的爱好者还是可以的吧。
把生活过程自己想要的样子,前提是,明确的知道这个“样子”究竟是什么。当这个“样子”模糊不清的时候,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做自己想做的事儿,一笔一笔的把这个样子描绘出来。享受在这个过程中。
就当生活,是说给自己的一个白色谎言吧。谁知道就不会成为想要的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