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忆 深 处 的 碧 久 树
一个人独在阳台,眼前是高楼大厦,城市的灯光璀璨闪亮,熟透的温暖里,也许会隐隐地含着一点感伤。柔软的心蔓延出思念,如丝如缕。放眼望去,灯光把树影拉得细长,让我想起记忆深处的那棵碧久树。
7岁那个立冬,我刚上一年级两个多月,年轻时的父亲已在前一夜收拾好行李,早早起来在厨房忙乎起来,等待我醒来喝鸡汤。
“猪里,”父亲叫着我的小名,端来一碗鸡汤,“乖,喝完鸡汤得上学了,要努力学习,在家好好听奶奶的话。“
我浑然不觉地跟父亲离别,去了学校。下午回家,整栋屋子不见父亲的身影,奶奶说,父亲要工作,去了深圳,过年就回来。
一年级上学期的时间拉得很长。终于待到寒冬时节,大地休耕,每户人家脸上挂满了笑容,迎来一年未归外出打工的亲人,贴对联,吃团圆饭,开开心心过春节。我知道父亲是不会回家过年了,小心翼翼收拾好心情坐在桌前,气氛异样安静,空气里只有毫无顾忌的鞭炮声,一声一声打碎紧绷的安静,我竟悲伤到小声哭泣起来,我想父亲,委屈,埋怨父亲不辞而别。奶奶夹了鸡腿放在我碗里,笑意盈盈的说:“我家猪里又长大一岁啦,更要听话了。”
父亲外出工作四年,期间没有回家过。父亲跟奶奶说:“家中猪里最粘人,爱哭,我不想她看见我的背影时哭,这样她会难受”。 按奶奶的话说人长大了就要离家外出打拼。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意识到,人总是要分开的,而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强烈而美好的存留在我心中,但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
7岁那个立冬,那个早晨,那个与父亲分离的瞬间,就这样,时常出现在我梦里,清晰可见,一伸手,就触摸到父亲手掌的温度和分离之痛。
我出生的时候也是一个冬天,据说从妈妈的子宫里出来,哭声大的很,洗净身子用衣服包裹着,把一个5斤的小丫头放在父亲手上。从那一天起,我几乎从没有离开过父亲。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常被父亲插一节家教,常常拎着我去叔公家背古诗,我心是不情愿的,但有父亲的陪伴又有了非去不可的理由。叔公是校长,家里摆满了书籍。家门前有一棵十几年的碧久树,经过几次霜降,果梗变为红褐时采摘。叔公时常带着我在家门前背诵古诗“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那时父亲忙完一天的工作,总会经过家门前,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裤子,鞋干袜净地站在碧久树下,见我学习的场景,笑的如太阳般灿烂。
那个场景,那些细节,任时光过去多久,依然留在我的心里。而我在叔公家,跟着我的父亲,路过碧久树,走过整个童年。
我生命中最欢喜的童年,离不开那棵碧久树,即使它在这个世界上无影无踪了,也还是会固执地把围龙屋的青砖灰瓦和那清澈的河流留在我的梦境里。一闭眼,我就会看见它,甚至比我此刻身处其中的房间还要清晰。
十一月七号立冬时节,满地都是扑簌而下的红褐色的碧久果,穿着白色衬衫的父亲,蹲下身子捡起一串碧久果递给我,涩涩的甜甜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心中,父亲摸摸我的头,牵着我的手继续往叔公家走……
小小的我已习惯有事没事经过碧久树,来到叔公家,随着那棵根深叶茂的碧久树走过春夏秋冬。大概是在叔公家读到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短短的十四个字,我似懂非懂,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明白一个人的生命究竟可以多深情,心情无端滑落,心里难受起来。那时候不懂相思,但是懂得别离,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曾记得老师在讲解古诗时提起过: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作者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过去的经历写下当时的心情。我曾经遇到的问题,古人也曾经遇到过,读古人之诗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诗中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会伤情,亦可怀念。
童年已过去,碧久树也早已砍伐,随着时间的流逝,少女已长大,在多年以后,坐在夜幕色下的窗前,一首海子的《秋》把我带进回忆的情绪中: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中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文/ 梦田儿 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