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常识》学习体会3
今天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3天,我阅读了第一篇的第5节:儿童的生长需要自有节律和第6节:人在表演和观看中生长,尽管看的内容不多,但读后还是收获满满。
当代儿童对媒介有娱乐、逃避现实、情绪刺激、社会学习、交往等需要,而且儿童选择不同的媒介,说明他要借此满足不同的需要。他玩游戏,是为了满足放松与逃避现实和情绪刺激的需要;看电视,说明儿童存在着放松与逃避现实、情绪刺激、交往诉求和现实性等需要;阅读书籍,则与逃避现实、现实性、快乐诉求和安静诉求等需要有关。
教育的任务,就是承认“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该考虑到每个年龄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皮亚杰),这是对儿童生长节律的必要尊重。尊重的基本方式,在于对生长节律加以认真的理解、认识和研究,勾勒出基于儿童生长需要的阶段性发展路线图,作为教育行动的指南和依据,进而发现、满足并提升儿童的生长需要。
在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开阔视野、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安全隐患,甚至误入歧途、身心受损。作者以生长的眼光观照儿童的成长历程得出三个结论:儿童的生长就是需要的生长、儿童的生长需要既要满足更要提升、儿童的生长需要有自身的节律。在这个信息时代,儿童对网络方面的需求就是他们生长的需求,一味地阻隔或迁就都是不妥的,那都将给孩子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人的需求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任何违背人的需要、违背人性的管理和教育都会带来失败。作为教师我们要对此加以甄别,引导、提升他们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充分发挥这些电子媒介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现在我们就可以抓住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这个大好机会,带领我们的孩子参与互加网络课程,弥补乡村教育的短板,让我们的孩子在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同时,明白手机、电脑不只是用来看电视、玩游戏,还可以用来学文化、学科技……联通世界和未来,以此来增长他们的见识、开拓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表演和观看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类行为,人有表演和观看表演的需要。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进行的诸多表演成为一种与自然、与社会沟通的方式。
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这种表演和观看的需要具有生长价值:人是在自我表演和观看他人表演中生长和发展的。
人有表演和观看表演的需求,人类在表演和观看中生活和生存,没有表演、观看的知识和能力,就可能无法生存。人在表演和观看中成长。某些孩子之所以缺乏素养和能力,只是因为他们缺少表演的机会,他们本应有的表演机会,被老师和其他同学剥夺了。作为老师要保护好儿童的这一天性,多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通过这些活动来训练、培养学生的这项情感和能力,在活动中去伪存真、探索未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读完这两节内容,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绝非易事,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太多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艺术修养……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揣摩孩子们的心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正如大家所说,老师工资不高、地位不高,但我们的社会和这一职业对老师的要求却很高,没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技能是胜任不了的,用春蚕、蜡烛等词语来形容老师一点也不为过。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们就应心无旁骛,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当好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