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之前我想了很久,要不要写这篇文章,一来这个答案太现实,多数人接受不了。二来看到这篇文章的90后,甚至是00后,这两代独生子女可能体会不到父母那一辈的感受。
算了,与其纠结致死,不如随性而文,写!
01.
去年的冬天去看张老,已经严重肾衰竭,没有大概的时日,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张老是很早以前听讲座时认识的一个历史老师,论文化修养,没话说,论财富,一个历史老师能有多少钱。现在在病床前忙上忙下,端屎倒尿的是张老的太太,这里不提及姓氏,单称之师母,除了师母在身边伺候着他,再无他人,我知道他是有个儿子的——树哥。
顺便提下,树哥学建筑设计出身,才工作没两年,他们公司在国外比较多项目。
在张老和师母,甚至是周围人的眼里,这个儿子简直就是他们这辈子最伟大的骄傲。为了供这个儿子读书,出国深造,两老省吃俭用,再没有多的积蓄。眼看着儿子现在有这么大的能力,怎么不欣慰呢。
病床上的张老不管是情绪还是气色都显得极不好,我问师母:“树哥没有回来吗?”
师母有些哽塞,眼眶红红地说:“离上次回来都好几个月了,恰好他们这里有个工程还没结束,还在安哥拉监工,一时半会走不了。”
“那张老怎么办呢?”
“唉,医生说时间不多了,具体哪天说不准。”
听这话,我火气就上来了:
“打电话让树哥回来!工作重要还是他爸重要?"
师母抓着我手,眼泪一下就流下来了:
“别别别,他走之前说这个工程特别重要,不能出差错,可能直接关系到他年底的升职,没事,你老师还熬得住!“
师母说熬得住那会儿,瞬间漏了底气,我看着房里的张老,真的就像还熬着那口气等着儿子回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从心里和我一样大骂这个儿子多么不孝!简直不是人!
过了大概半个月,张老还是走了,没有等到树哥。
但是葬礼上见到了树哥时,他颓废得不成样子,三十岁刚出头,白头发都长出了许多。他两眼空洞得早都没了泪水,他用哑的不能再哑的声音跟我说:
“我的爸爸怎么就没了呢?“
那么无助那么绝望。
后来我才知道安哥拉那个工程当时出了很大的纰漏,他本来想着父亲能够熬到年底,只要工程成功结束了,年终奖拿到手,再借点钱就可以给父亲换肾的。
所以在选择病床前尽孝,还是拿到钱给张老换肾,他没有一天不在煎熬里。
可是时间不等人啊!我们这辈儿的人大多数算是在责备他,反而师母她们说着理解他,不怪他。
我也很难说他当时的选法是对是错,只是当他说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哭得比他厉害。
02.
再说一个的事吧!这类事在父母辈儿最多,因为他们兄弟姊妹多,矛盾牵扯就多。
徐二给我打电话说他今年不想回家,原因很简单,不想回去那个没有年味的家。因为每次别人家热热闹闹的在团年,他们家也“热热闹闹”的,却是在争吵。
他外婆生了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按理说这是好事啊,外婆这是安享天伦之乐啊!
唉,可惜!
对!你想的没错,就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这才是真实的社会。
现在平常外婆的衣食住行,基本上就是徐二妈妈在照顾,他两个舅舅说混蛋也说不上来,毕竟老人家的生活费和生病时候的医药费人家也是该出多少出多少,一分没少!那是他两个舅舅有出息啊,能挣钱啊!多的虽是不愿意给,至少生活费还是够的。
要怪就怪徐二妈妈命太平凡了,首先是个女儿,然后嫁个老公也非富不贵,所以两口子现在除了日常生活上照顾外婆,再没有其它。
我和徐二小时候住得很近,就是八、九十年代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当时有种直接的划分,跨过某条街的一边是城镇,而另一边则是乡下。我们两个很不幸的恰好住在中间,徐二他外婆那时候还有劳动力的,所以一直跟着他舅舅,帮忙照顾两个舅舅的小孩。
就这么一条街的距离,我一年到头用十个手指头都能数清他外婆来的次数,除了过节,从不来看看他妈,更别说看他了。
用他外婆当年的原话说:
“不想去他们家乡坝头,到处都是死猫儿烂耗子。”
有次徐二生病,徐二爸爸外出去打工了,徐二妈妈又在厂里上班,实在没办法,徐二妈妈只能说让外婆过去照顾一下,煮点粥给徐二吃。走路就这么十多分钟的距离,外婆说:
“哎呀,家里忙得很,两个舅舅的孩子放学还要去接,没时间没时间。”
徐二妈妈真的是气的没有一点办法,我记得那会儿还是我妈去照看他。
可是现在,外婆老了,两个舅舅也去了长期做生意的地方,而且买了房。
一来呢舅舅的孩子长大了不需要照顾了,二来呢人老了整天啰里啰嗦也讨人厌,舅妈们长期脸色不好看,不愿意外婆跟着他们。所以没办法,总要有人照顾,徐二妈妈接手呗。
现实就是这样,即使徐二妈妈丝毫不计较当年那些事,尽心尽力孝敬这老太婆,毕竟也是自己的妈。可是老太婆随时还是对这个女儿不满意,认为这个女儿亏待着自己。
而远在他方的两个舅舅,一年就回来一次,但老太太就是觉得这两个儿子有出息,长脸面,他们这才是孝顺啊!徐二妈妈不管做的再多都等于零!
徐二有时候很讨厌他妈这样,他自己都说这都是什么狗屁孝道,为什么不把外婆直接送到舅舅家,让她的去那个“孝顺儿子”家啊。
“孝顺”二字,绑架着穷者举步维艰,抬升着富者百事皆善。
03.
但是有的事情,你拼了命想要证明自己,却发现对方怎么也理解不了,怎么说也说不明白。
何为孝?怎么才算孝?老一辈的固化思维里面,不是你端茶倒水即为孝,也不是“呼必应,返必面”即为孝。而是他们宁愿看着儿媳、女婿的脸色,在被指责不讲卫生,没有文化的同时,也愿意跟他们“有出息”的儿女生活。不管这些“有出息”的儿女们在做什么,或者又没做什么,在父母心里,他(她)们都是“孝顺”的。
反观那些经济生活不温不热,反倒日日牵挂父母冷暖的子女,做的再多,也抵不过有出息的一年一面!
说到这里,其实很简单一个道理。
要努力挣钱的动力很多很多,什么你喜欢的东西很贵。什么父母都还在拼命,你凭什么不努力。
却抵不了最现实最让人无奈得难以接受的那句:
“没有钱,你拿什么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