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信陵君这个人很有意思,身为国君的弟弟,地位非常尊贵,却喜欢礼交下士。
而且呢,他还不分人,“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所以很快就聚起了三千门客。
这种行为博得了当时很多人的好感,有的人不远千里都要投奔他。
于是信陵君的名气很大,名列战国四公子,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都有偌大的名声。
也当然会有这么多赞誉,试想当时,很多游士没有恒产,都过着苦日子,突然有个人说我养你吧,你高不高兴?
关键是,还不用面试,不用考试,去了就可以拿工资。
如果你有本事,那更可以拿高工资,享受高级福利。
搁谁谁不动心呢?
在这时,你发现问题了,信陵君为什么要不分良莠的养士呢?
难道他不知道质量胜于数量,成本高于收益吗?
精明的你甚至想,这得浪费多少钱啊?
2
精通各种套路的信陵君当然明白这一点。
他知道他可能养了一大批无用之士,但他不在乎,甚至这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说他不在乎,是因为他不缺的就是钱;
说他预料之中,是因为他就是需要这些人。
一方面,营造出自己千金买骨、求才若渴的形象,对无能之辈都这么好,有才之士岂不动心?
另一方面,他需要这些人来为自己延誉。
在没有微博微信的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都是靠“奔走相告”,信陵君有这么一支强大的水军,打造一个大V还难吗?
大V信陵君深知人才的力量。
在多年的养士过程中,他早已成为套路协会的资深人士。
他总结的那些套路,在过去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
下面就说一个非常有名的案例,让我们近距离看一下信陵君是怎么套路别人的。
3
当这个老司机找到侯嬴的时候,侯嬴没有想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侯嬴原本是个不入流的守门小吏,一个七十老翁,与信陵君可谓是天地悬殊。
但信陵君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他是个隐士。
于是,信陵君先是亲自前往拜访他。
这样一个贵人亲自来拜访,本来就已经是很大的礼数了。
但信陵君还提出要给侯嬴赠送一份厚礼。
呵呵,第一次见面就给厚礼哦。
(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直接又快速有效的试探,但很遗憾,只适合信陵君这种富二代。)
果然,侯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如果他真是人才,哪会为了区区财物而动心,何况他甘于做一个守门小吏。
信陵君心里有数,侯嬴的拒绝正好证明了他的不简单。
对于不一般的猎物,老司机都更喜欢,也更沉得住气。
耐心是老司机的必备技能。
在耐心等待中,发现猎物的弱点,再一出手则必中。
信陵君知道,人性总有弱点,你既然不爱财,那么你爱不爱排场、爱不爱出名呢?
于是,他又一次主动出招了。
信陵君特地举办了一次大型宴会,邀请的都是当时的显要人物,他自己却亲自去迎接侯嬴。
为了表示对侯嬴的看重,信陵君还在车上空出了左边这个尊贵的位子。
这样的礼数,一般人可能就扛不住了,屁颠屁颠就跟着信陵君走。
但侯嬴不一样。
他一点也不意外慌张。
他撩起身上破旧的衣服,一屁股就坐在了左位上,一点也没有谦让的意思。
(信陵君:有意思。)
斜眼看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却愈加恭敬。
这个时候至关重要,一定要眼神真挚、态度诚恳,一旦你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便就此破功,很有可能徒劳无获。
4
侯嬴首先发难了。
(对于发难,或者说废物测试,一般人总是害怕得不得了,但是老司机不会,他们甚至很高兴,因为这是对方即将屈服的前兆。)
本来信陵君载着他,那边还有宴会等着呢。
但侯嬴说:“我还有个朋友在市场的肉铺里,希望车队先经过他那里一下。”
信陵君顺着他的意将他送到了目的地。
侯嬴见到了他的朋友朱亥,假装和他长谈,故意晾着信陵君。
贵宾们都已经到了,请客的主人信陵君却拿着驾车的辔头,在大街上干站着。
随从们都看不下去,偷偷骂侯嬴。
但信陵君知道,对身经百战的他来说,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考试罢了。
甚至他已经知道自己即将获得胜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侯赢不上车,或者上车之后安之若素,那么说明侯赢的心还远着呢。
但只要他发起考验,便说明自己已在对方的选项之中。
而像信陵君这样的老司机,最不怕的就是考验。
所以,信陵君始终是那副从容淡定的神情。
外人以为是谦恭,在他自己,却是一种志在必得的从容。
很快,围观的群众越聚越多,知道事情真相的人们都为信陵君的表现点赞,都骂侯嬴不识好歹。
信陵君一定清楚,批判声越多,自己的表现越淡定,就越能获得回报。
结果都在预料之中,侯嬴输了。
他未尝没有看信陵君笑话的意思,却估错了信陵君的道行。
在这场较量中,他输得一干二净,信陵君的表现越平淡,他亏欠信陵君的就越多。
5
在宴会上,信陵君引着侯嬴坐上上座,把他一一介绍给宴会上重量级的宾客。
就像展示着自己获取的猎物一样,一身破烂的侯嬴被主人豪放而肆意地“炫耀”着。
效果很显然,一座皆惊。
不知道侯嬴什么感受,是一朝成名的快感,还是巨大排场带给他的眩晕之感?
或者还有一丝屈辱?
但是他的感受没人在意,信陵君才是这场宴会的最大胜利者。
他不仅得到了一位贤才,还再次生动地让世人见识了自己礼贤下士的一面。
自己的名声将会越来越大,越传越远。
《史记》就郑重其事地记录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之下,侯嬴知道,自己必须要表态了,他对信陵君说:
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这段话与其说是奉承信陵君,不如说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输了比赛的侯嬴知道,他必须表态配合信陵君的“表演”,成全信陵君的礼贤之名。
不然只能更衬托出信陵君的宽宏大量和自己的不识好歹。
在侯嬴说完这番话后,《史记》中意味深长地写道:“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但侯嬴还是有所保留,他仅仅承认信陵君“能下士”。
信陵君从来没有对侯嬴进行过面试,他也不清楚侯嬴到底有什么才能。
在窃符救赵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信陵君没有事先找侯嬴商量,而是自己单方面决定前去与赵国共存亡。
在去赵国之前,信陵君“行过夷门,见侯生”。
这句话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侯嬴在受到信陵君礼遇之后,仍然是一个守门小吏;
二是他为什么要去赴死之前特意去见侯嬴呢。
当侯嬴对信陵君表示他不能同去的时候,信陵君心里非常不痛快。
“行数里,心不快。”
信陵君就想,我对侯嬴这么好,好得全世界都知道,今天却明知道我去赴死,都没有一言半语送我,难道是我错过了什么吗?
不管信陵君怎么说,他心中的不快表露无遗。
6
信陵君去而复返。
侯嬴大笑着说:“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我就知道公子你会回来。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侯嬴心里怎么想。
千年以后,读到这句话,仍然使人有一种悲凉之感。
侯嬴终于找到了机会回报信陵君,尽管这位公子可能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才能,更谈不上什么知遇之恩——没有知,哪来的恩。
但事实上,在世人的眼中,侯嬴却又亏欠信陵君太多,尽管侯嬴欠下的东西,在信陵君那里分量有限,甚至不值一提。
窃符救赵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为信陵君出谋划策之后,侯嬴选择了以死报之。
他不得不死,一方面是“背叛”了君王,另一方面恐怕还有义无再辱的意味。
只不过,侯嬴的恨,埋藏于厚重的史书中,默默无声。
如今,世人只记得信陵君的贤名。
世上最恶心的事,莫过于你认为的真心,却只是另一个人的套路。
比这更恶心的事是,你明知道是另一个人的套路,却又不得不屈服沦陷。
如果侯赢没有遇到信陵君,他本可以享受天年,虽然隐居衡门,身处贫贱,但自得其乐,可以全身。
他偏偏又遇到了信陵君——这个爱作秀甚于爱才的贵公子。
信陵君很流氓,侯嬴则很可惜。
对侯嬴来说,不亦悲乎!
信陵君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