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暑假,真的是收获满满,我有幸参加了兴成长计划。听到了教育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下面我就将自己在历史教学中采用“学本课堂”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本人认为“学本课堂”就是课堂上突出学生,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向学能力,变教师“教会”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追求课堂的高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学本课堂”不仅是教师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一种教学理念的改变。
一、教师的自我定位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单凭着一本教材、教参就能稳稳的度过45分钟吗?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以至于自己不被教学改革的大潮所遗忘。我们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周恩来总理曾在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就强调“平等互惠”,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我想两位总理对待国际关系的理念同样适用于我的历史课堂,课堂上我们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关系、合作的关系。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定位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首先我们要放下教师居高临下的架子,应该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的平台上进行交流、沟通与探究,变为学生的好朋友;其次我们要变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为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的伙伴。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营造一个让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并且能主动分享自己想法的课堂。
二、教师要学会接纳
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听学生说比自己说给学生听更为的重要。我的历史课所要创设的“学本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出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要耐心的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2017年10月30日,国培初中语文团队来我校做了两节示范课,分别是十中贾轶影老师和三中孙莉老师,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耐心的倾听我们农村学生的想法,即使学生们答不上来,老师也耐心的一步步进行引导,并且时时用语言和眼神给予学生鼓励,让我为之感动。有些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很着急,一着急就会对学生冷眼相对,一着急就会对学生大声训斥。这样的课堂还有那个孩子愿意说话,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呢?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有耐心,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接纳学生的错误,然后慢慢的通过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什么时候学生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说“不”了,那时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三、设置有效地提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有些教师可能认为,现在提倡”学本课堂“,那么课堂上我们就少说,课后多设置些问题,让学生们分析回答就行了。这样的课堂表面看气氛很活跃,但实际上,教师过多的无效的提问,除了师生间的问答之外,学生并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那么,有的老师要问了,到底怎么提问才是对的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1、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只有在“愤悱”的状态下,才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见的小故事,儿子拿着两个苹果,妈妈问:“给妈妈一个好不好?”儿子看着妈妈,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妈妈的内心有种莫名的失落。妈妈刚要批评儿子的自私,没想到儿子慢慢咀嚼完后,把其中的一个苹果递了过来:“这个是最甜的,给妈妈!”通过这个故事反思我们的课堂,有些时候我们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咀嚼,不让孩子把话说完,就着急想解决下一个问题。所以,我想有些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多些耐心,给学生机会去说,要允许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只有犯错,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成长。因此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倾听,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因为教育有些时候需要等待,只有等待才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采用合作学习
我记得一句民谚说得好“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 平时的历史教学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这样就可以将学生个人完成不了的任务在小组内进行加工处理,最后通过生生互动来完成。这样我的历史课堂就能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施展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快乐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历史课上毫无顾虑地放开手脚享受课堂、发挥自我。
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育的中心在课堂,让课堂富有生命力,让课堂中能听到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是我们教育者的追求,让我们不断地修炼自己,让我们的课堂从教学走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