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从不会到会,一般用时都不会太多,而且“进步神速”。这个阶段的成长曲线是呈明显上升的,因为没有基础,所以起初只要用心,每一步努力都能立竿见影。
一旦在某个领域达到了自己认为“可接受”的水平,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选择继续精进自己的技能,长时间停留在初级的水平线上。
一般在这时候我们会寄希望于时间,觉得时间一长,自己水平自然会上一个台阶。但结果往往会让我们很失望,年复一年,自己的技艺不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水平不比以前。我们像是被困在了时间的迷局当中,周边都是一样的风景,无法找到走出去的路标。
之前听过一个有着好多年讲课经验的老师培训,第一次觉得他讲的挺不错。往后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一次偶然机会,第二次听了他的课,发现这次讲的都是在重复之前的内容,甚至连PPT都没有改,唯一变的就是下面的观众变了。但他这么些年竟然还能混得不错。
这让我想起了在火车站旁边的餐饮,贵且难吃,却不见倒闭。因为车站旁边永远有大量的流动的人口,一个人觉得不好吃,坚决不吃第二次,并不会影响更多的人前来尝试。这类人的生存之道就是挂靠培训机构,用一把刷子对全国不同的省的不同群体做相同的输出,这注定了他们无法有稳定的客户群体,更无法脱离组织去建立个人品牌。所以时间并不能给自身带来有效的增值,只拿自己工作经验说事的人只能算是倚老卖老。
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刚开始不断摔跟头,后来慢慢熟练了,练习时间一长,踩踏技巧、爬坡变速、躲避路障、快慢控制等这些基础性技巧已经内化于心,那些让新手羡慕的车技已经转化成了自己无意识、自动化的行为表现。在《刻意练习》这本书当中,我们把它称之为心理表征。
但再往后不管骑了有多少公里,骑车的技术似乎并没有什么长进,我们会一直沿用当前的模式去应对各种路况。当然在骑车方面,我们没有理由去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风阻,如何提升装备去成为职业的骑手,但在工作中,大部分人会因为这样的想法而止步于业余的水平。
那些只是为了参与或者仅仅是为了娱乐的活动不会产生大的价值,而真正有意识、有目的的刻意练习才能将突破瓶颈,成为高手。就如同写作,刚开始自认为的自嗨式的写作,其实并不完全是娱乐,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剖析、锻炼思维的过程,这时候只要去写了就会有进步,但不能一直自嗨下去,一旦决定要让写作成为自己的事业,创造出价值,那就要尽快走出自嗨期,从语言风格、逻辑结构、题材组织等方方面面做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向专业进阶。变得专业的路径大抵如下图:
第二阶段基本是呈小幅阶梯式地成长,此时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这样的进步首先源自于自身强烈的改变动机及优秀的标杆,加以导师的指点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此时每一点进步都是对前一步自己察觉不到的缺陷的改进,每进步一点又会形成更高一级的心理表征,让优秀的行为表现看起来更自如,给人感觉天生如此。
从会到不会相对简单,从好到更好我们每个人做得却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