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我们原以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偶然之间也会突然迸发出点惊喜,仿佛在诉说,看似无奈的选择其实也有其深层的意义。
在还未决定考公务员之前,我从来没有翻阅过《半月谈》,只知道它是本高大上的时政评论刊物,不敢轻易触碰。等接触了关于公考的一系列信息后,我却不得不走出舒适区,转向《半月谈》的怀抱,只因它是备考申论最好的材料之一。
第一次在图书馆翻开这本小杂志的时候,开篇弘扬主旋律的政策评论看得头疼,通篇宏大的字眼也远非我能够驾驭与理解,因而没看几页便撇到一边了。
此后很久我都再没触碰过它,有时候也经过固定摆放着它的那个书架,眼神瞥到它那显眼的存在,心里反射性地掠过一丝抗拒,然后便径直走开。
可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尤其是国考时间日渐紧逼。最终,我还是放下了心里所有的矛盾与抗拒,重新翻开那本折磨了我很久的小册子,仿佛看清了所有的现实般,开始静心膜拜起那些高水准的文章来。
每个星期看一两本,精准扶贫、教育改革等事迹动向慢慢地在脑海留下了些许印象,却也不深刻,只是浮光掠影般知晓了一二。可能是还没逼到紧张的份儿上,每次也都是挑拣感兴趣的部分看,某些吸引力较大的字眼,草草望一眼,自认为说得还挺对的,已懂了大概。正因为抱着如此随意的心态,一直以来我也没有多大的收获,没有醍醐灌顶之感,也没有系统的观点或者素材的积累。也许,心里还是极不愿意把本可以用来看本好书的时间浪费在那些看起来假大空的文章上。
直到今日,在图书馆安心备考,也许是做题累了想换换脑子,我竟耐着性子一篇篇地仔细看完了大半数评论文章,关于乡村振兴、在线教育等,甚至深以为然地做起了笔记。鲜明的观点与评论不免激起我脑海里飘飞的思绪,倏忽间,一种深重的成就感、意义感就那样油然而生。
我仿佛间觉得,此刻自己在做的事情不正是一个二十多岁、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的青年人本该做的吗,去了解国家时政要闻,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的管理与运转,开拓视野,形成自我的人生、世界价值观。一个人年轻时所看到的高度,奠基着他往后人生的格局。
因此,我现在不再一味地觉得考公务员追求安稳是无奈之举,不再觉得看那些枯燥的评论文章毫无意义,反而感激真正定下漂浮不定的心勇敢尝试的自己,如若没有为申论积累素材之举,我大概也不会主动地关注国家时事、政策的动向,不会关注社会下一步该如何有效地管理与运转。
我们身处网络时代浪潮,早可以多渠道低门槛地了解各种新闻、时事,特别是“两微一端”呈现着全天候的信息,时政于我们而言,已经不陌生了。可在漫天席卷的信息裹挟之下,我们知道的信息数量加速增长,却也意味着了解得不深刻。谁都能带着关心国家大事的热忱关注时刻更新的新闻实事,而又有多少人不仅仅满足于“知晓”,更追寻于背后的意义与走向。这涉及到纸媒与新媒体内容深度的问题,而我们正是被新媒体占据着注意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感知着这个世间的变化。而那些稳定的因素,一个国家、社会在管理与维持上漫长的量变式的努力,却少有人问津。
正如哈贝马斯所提出的公众领域概念里涉及的,大众媒介所塑造的不是理性批判的“公众”,而是文化消费的“大众”,新闻在极大地普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消费”而非批判的属性。
对于学生而言,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固然重要,但关注我们生存的现实也同样不容懈怠。我们只有渐渐了解这个社会真正所承受的苦与痛、困与难,才能做到在融入它时不再那么受困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而明白何为真正的人生。
因而,我感激跨出了舒适区接触《半月谈》的自己,也找寻到了备考的意义,如果把那些文章仅仅当作迎战考试的素材,没有通透与理解,那的确不过如背书般枯燥而乏味。而若是把那些观点、评论当作拓展自己思维的方式,消化与吸收,领悟与理解,何尝不是个人见解的一种成长。
当所有人都念叨着乡村需要振兴,教育需要改革的时候,更应该有越来越多人了解如何去实现振兴与改革,如何弥补短板。《半月谈》让我看到治理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的艰难,如何走向均衡与全面的发展,远还需要很多共识与努力。政策与规定都太宏观空洞,又有多少实际的执行与治理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悄悄进行。
我想,我们都需要多关注生存的现实,个人的思想与精神壮大后,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关注所有人的福祉,那才是精神走向的另一步升华。201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