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写书评,写得头大,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书里提到“3的乘方法则”,突然就发现其实这个3真是个神奇的数字。就胡言乱语写下这些文字。
有一年的春晚小品里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一个脑筋急转弯,说把大象装进冰箱里总共分几步?答:分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塞里冰箱;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突然发现3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比如中文里面一篇文章常常用来表达顺序递进、起承转合的关系的时候会喜欢用“首先、其次、最后”;我们在讨论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步式;解答数学题的时候也往往有个“思考、解答、结论”的模式……
还有什么长宽高组成的三维空间、有些很有野心的作家写书也是相当的有规划的,他们常常会有惊世的三部曲,比如但丁的《神曲》三部曲:《地狱》、《炼狱》、《天堂》;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等等等。嗯,我最近听一位研究杜甫的现代诗人的讲座,也提到他计划将研究杜甫的诗歌写成三部曲,已经完成前两部了。
物理学上或者几何学?这二门课程我都很渣,所以我不知道对不对,只知道三给人最稳定最踏实的感觉。比如三角形。
而按照心理学上的分析,人类的思维习惯里,在表示量的时候,用“2”不免显得单薄、过于少了、份量不足、不够充分,再说了如今的生活习惯里“2”也不太好听啊,是不是?那“4”呢,感觉上又有点过了,繁复、过多了,让人记不住,再说很多(迷信)思维里“4”和“死”同音,忒不好听了,比2还不好,有没有?
用3来表示量,不多,不少,刚刚好。
因此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有了三之后万物也有了,齐活了。
并且啊,有没有想起来,我们常喜欢说人的一生我们也称为三生三世,佛教里讲人有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是为三生。又称为前世、今生、后世。即称三生三世。
一生或者说一世,又有百年的说法。因此又有了“百年”,清朝苏州弹词《义妖传》里有句:“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生生世世的生复死再复生复死,即为轮回。讲轮回,《义妖传》里还有一句“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讲人与人之间的情缘,是不是很浪漫?
而更浪漫的是将近40年前,台湾诗人席慕蓉有一首《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 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不是能够想象得到,这棵树也是三个阶段:生长、开花、凋零。便是一生!求了五百年,这是几生几世的祈求啊!总归是带着希望的、热切的希望。一切的生长,为的是在阳光下花满枝头。那些花儿“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前世的盼望是什么呢?是今生能够站在这里等你走近,我不能移动,我必须在这里等你,无论你走多远,走多久,当你倦了,回归时,我始终在这里等你!这是怎样的情深?
当你走近时“那颤抖的叶”暴露了我这份情深与激动。可是“我是爱你的,你是自由的”。好吧,这句话说的人很多,我不知道这个著名的句子首先是出自范晓萱那首《自言自语》还是初小轨的书。不必去考证,但我就是这样想,爱你是真的,你的自由也绝对是真实的。
我还知道,王小波曾经给李银河写信,这样说:“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王小波还说了句“你要是喜欢别人我会哭,但我还是喜欢你。”这便是那颤抖的叶里等待的热情!
可是,可是,大家别忘了,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就是爱,所以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了句话“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你看,诗里尽管那么美好,如同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但,重要是,王子要远行,花树只是的短暂的停留,止于欣赏。王子终究还是要继续寻找他的乐土,或者这就是天命?花树的天命是绽放最绚的美丽来等待王子,而王子的天命在前方……因此王子“无视地走过”。
身后花瓣飘落一地,那是一瓣瓣“凋零的心”!如同落花与流水。落花有意,怎奈流水无情。
所以最后,这首诗是不是让人有点点小伤感?哎哎,其实伤心总是难免的,何必一往情深啊。但不管怎么说,三生有幸而为人,我们只能用一句话来相互安慰:你所有的经历都将成为你以后的财富。所以告别过去,会有更好的来到你面前。
因此,最后,“请用一枝玫瑰纪念我”(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