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诫子书》读来字字珠玑,句句关情,殷殷教诲,拳拳心语。这样的千古范文,岂可辜负?
我想,这一位智慧的化身和忠义的典范,在54岁时身患重病还将出兵伐魏,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信。这封只有86个字的短信,表达了他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我国古代的文臣武将经常在外,用书信、诗歌教育孩子就成了主要的家教方法。诸葛亮同时给他哥哥诸葛谨写了一封信,说“我的儿子瞻,今年已八岁,聪慧可爱,我嫌他太早熟,恐怕将来难以成大器。”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缺点非常了解,他的教育也很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这封家教书信包含了丰富的家教思想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诸葛亮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德、志、学”的观点确实难能可贵,特别是他提出的既重视德育教育又重视智育的进步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教育子女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诸葛亮的观点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后汉书》上就有“有志者,事竟成”的格言。宋代大教育家朱熹也说:“百学须先立志”。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干事创业,就必须有一定的道德修养,踏实做事的能力,百折不挠的意志,健康的身体。家教要特别重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我国自古至今,从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学家、教育家,都首先注重学生道德品行的修炼与提高,不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行,则难以胜任社会的需要,更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德不成才。要经常性地静思反省。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要经常性地自我对照检查,要善于发现自己思想、灵魂深处的缺点、错误,彻底反省、检查自己,防止在不知不觉中放任自己思想道德上的不良倾向。
要俭朴节约。每一个善于吃苦耐劳的人,都知道“锄禾”的道理。时刻保持俭朴节约,实际上也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对照检查自己,不因生活、待遇改善而沾沾自喜,甚至走向腐化、堕落。从古至今,几乎每个朝代走向衰亡,都是因为没有能够保持艰苦创业时的俭朴节约,一度挥霍无度,放松了思想警惕,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其后果是无法弥补的。例如战国时期的吴国,吴王夫差打败越国以后,骄横无比,每时每刻都在做霸主的美梦,整天迷恋于美貌的西施,不再精心治理朝政和加强国防建设,结果在派兵攻打别国时,被越王勾践乘虚发兵灭掉吴国,导致吴王夫差自杀,国人流亡。俭朴节约,时刻警醒是多么的重要啊!
淡泊名利才能志向坚定。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似乎没有必要设想由自己来改变历史,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谁、操纵谁。唯有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方能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不忘自己应当树立和已经树立的抱负和目标,孜孜以求之,哪怕奋斗终生亦未取得成功,起码说明我们已经付出了努力,并非三心二意,我们是有信仰的,是愿意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家教要注意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称,“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让孩子们记住“学须静,才须学”这六个字,而且要懂得“静”就是专注一念,心不旁骛,就是全神贯注的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为家教格言,何其恰当?为此,这节课我请父亲们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