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有一次涵涵生病了,我和涵涵的祖母一起去医院。在街上的小饭馆里吃早餐,无意中瞥见这样一幕。
大约30来岁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大的大概有5到6岁的样子,小的被妈妈抱在怀里,还不会走路。大点的孩子追在母亲的身后,“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而母亲只顾着抱着小孩子坐下来,怀里的孩子似乎也不安分的“哼哼唧唧”快哭了,兴许是饿了吧。母亲面带怒色,看向已经坐在旁边的大孩子,“干什么?一直叫个不停,快烦死了,知不知道?”
涵涵的祖母,和旁边的母亲聊了几句。“这两个孩子都是你的啊?真是不简单,一个人带两个孩子!”
“可不是嘛!他奶奶整天黑着脸,说我带孩子在家一天闲的不得了!说的那样轻松,有本事她来带两个孩子啊,我也愿意去地里干活……”女人喋喋不休的说着,像是憋攒了满肚子的怒火和委屈一下子找到了出口,非要泄个干净才算完事。
“你这两个孩子倒还挺乖!”涵涵的祖母一时不知如何搭腔,忙看着女人那一双儿女,倒是真有几分可爱。
女人却没有丝毫的宽慰,一双愁眉紧锁,“乖什么乖,整天跟在我屁股后面妈妈妈妈叫个不住,我又没死,真是急人!”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忽然有些难受。“妈妈”该是多么亲切多么动听的一个称呼,它饱含的是一个孩子对母亲最大的信任与爱。可是,眼前这位母亲,却把它当作自己烦恼的发泄。或许她早已被生活里的种种不满与委屈给包围的水泄不通,所以才感受不到她所拥有的美好,感受不到孩子喊妈妈时殷勤而炙热的目光。
但我始终相信,每一个母亲都是打从心底里疼爱孩子的,这没办法参假的。宝贝,妈妈怎么会忍心对你的爱视而不见?
2
父母 疼爱孩子的方式,总是不尽相同。又一天,邻居家的大妈和我聊了起来。大妈刚从女儿家回来,她说:“孙女做作业老是犯错,他们就一个巴掌一个巴掌的打在她腰背上,小孙孙还不到两岁,有一次竟然让他爸爸一巴掌给打出了鼻血,你说那么小的孩子哪里受得了大人的巴掌?有时候,我真是看不下去了……”
我忙安慰大妈,兴许是他们太望女成凤了吧,老二肯定是太调皮了,有时候大人也是一时冲动。大妈又接着说,我在他们家呆了几天,真的实在待不下去了。
其实,我是很理解大妈的女儿女婿的那种想法。但是,我一点也认同不起来。那样的教育方式,我小时候就已经体验过了。
爸爸妈妈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长大之后成为像自己一样平庸普通的人,所以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使他们变得出类拔萃。所以,孩子读书功课做不好,就使出打骂大招。可是这样做就真的能如愿以偿了吗?也许有一部分孩子会屈服于父母的威严之下,达到了表面上的“成效”。但根本问题的本质不会因此而得到有效解决。孩子怕了父母的怒斥打骂,会更加认真做功课吗?孩子只会被推的更远,父母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也会在心理上抗拒父母。
父母才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受益者吗?通过打骂发泄自己的怒气。可是多年以后,这些日积月累的“一举一动”,不知道会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留下怎样的心灵印记?总有一天,他日的种种行为都会得到显现。
在第一个例子里,我看到的是母亲被生活里的委屈不满遮蔽双眼,对孩子的可爱视而不见。母亲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却得不到自己作为全职妈妈的认可,还被理所应当认为是最轻松最空闲的那一个。而第二个例子,我看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却是一种强加的自私行为。父母曾经渴望出人头地,自己却未能达到,便将希望寄于孩子身上。自己有所缺失的人生,让孩子来填补这一空洞。有没有问过,孩子你愿意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生而为人已属不易,为什么要让他为你而活?他有选择的权利不是吗?爱孩子,就该尊重他。
每个母亲都疼爱孩子,毫无疑问。可是,宝贝,妈妈爱你,怎么忍心这样对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