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同情,通常只针对弱者,而不是针对受害者。
但我们眼中的弱者,需要我们同情么?
我们眼中的弱者,需要的真的是我们的同情么?
对一个我们不太熟悉明星,当我们知道他被骗了钱财,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通常是好奇。好奇他为什么会被骗,好奇骗子用了什么手段,好奇他被骗了多少钱。但我们很少会可怜他,同情他,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知道,他很有钱,无所谓的。
对一个我们不太熟悉的单亲妈妈,当我们知道她被骗了钱财,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通常是同情。同情他的悲惨遭遇,咒骂骗子的残忍可恶,我们甚至不会很在意她被骗了多少钱,但我们仍然会可怜她,因为她本人就很可怜。
我们眼中,值得同情的标准,不是这个人现在的遭遇,而是在遭遇不幸之前,他已经被贴上的弱者标签。我们很少就事论事,却经常就人论事。把人归类,并处理一类人问题,是我们节约自己认知资源的本能,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解决个性化的问题。
当我们发现弱者,会无意识的去同情,在不经过理性思考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给与的最简单直接的帮助,就是施予金钱。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赠予行为,无疑有助于建立富裕者对自身的高价值认同和帮助弱者的心理满足感。但对于大多数不知道如何改善自身生存现状的弱者来说,赠与的金钱,只是暂时的续命口粮。歌手丛飞的悲剧,新闻中月入万元的乞讨者,聂华苓的小说《人,又少了一个》,其中被施舍者的无耻依赖的行为,都是这样善意的开始,最终也都是一样没出息的结局。
我们的善心,并不会因为我们做了施舍就会满足。对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亲朋,我们真正主要做出的努力并不仅仅是解一时之渴,而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实现自己的能力成长。
对于深处困境的人,向别人发出求救信号,也不是自己行走于世的长久之计,感恩每一个拉扯自己的人,学会自己攀爬,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张脸立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