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上班又迟到了。
为了平息领导的怒火,我自告奋勇地从楼下带回十多杯奶茶,亲自送到了每位同事的桌前。
腼腆的同事们都显得很不好意思:
一位同事突然问我:“你买的这珍珠奶茶里面怎么没有珍珠(粉圆)啊?”
请喝奶茶还挑肥拣瘦?我翻了个白眼说:“加珍珠要多出2块钱啊!再说了你看老婆饼里有老婆吗!”
在场的所有人瞬间目瞪口呆,大家纷纷被我的机智所折服,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迫于压力,我答应为所有的同事再买一次奶茶。
真是的,与其关心奶茶里的珍珠,不如了解一下艺术史上的一颗“珍珠”。
今天,我们就用七幅画(和图像)和大家聊一聊人类艺术史上的一颗奇葩(褒义词)的珍珠——巴洛克艺术。
第一张图像
《阿波罗和达芙妮》 约1625年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巴洛克艺术诞生于17世纪左右,当时推崇文艺复兴艺术的人们将这种打破平衡、理性的艺术形式讥讽为“畸形的珍珠”,也就是葡萄牙语系里的“BARROCO”,巴洛克艺术由此得名。
最先出现巴洛克风格的艺术领域,是雕塑和建筑领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第一张图像挑选了贝尼尼的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的原因。
补充一下阿波罗与达芙妮的神话故事:阿波罗得罪了小爱神丘比特,于是丘比特设法让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让达芙妮疯狂地讨厌阿波罗。就在阿波罗即将抓住达芙妮求爱时,达芙妮请求河神将她变成了月桂树。阿波罗为了表示对达芙妮的尊重,将月桂叶折成环装饰在自己的身上。月桂树枝的桂冠也成为后世运动冠军的象征。
相信许多朋友都知道,极强的运动感是巴洛克造型艺术的特点之一。
同时,这座雕塑选取的是阿波罗即将抓住达芙妮,同时达芙妮正在变成月桂树的瞬间。
那么,这种运动感和瞬间感是如何在凝固的雕塑中体现的呢?
我们来看几个局部:
秀发飘飘,不是被风吹就是人在跑。注意看图中最小的那个红圈,头发凌乱的小细节都被贝尼尼表现得如此精准。
手指变树枝的瞬间,好像树枝真是从手指里长出来的。
这种褶皱只有在空气流体快速经过衣服表面时才会出现。
还是达芙妮变树的瞬间,树皮与大腿的皮肤已经融为了一体。
贝尼尼这种精细入肉的雕塑水准,说实话在今天都几乎没有人能完美复制。
除了极强的运动感,巴洛克艺术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特点——极强的空间感
第二张图像
《大卫》 1623年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
提到《大卫》的雕塑,大家应该对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更加熟悉:
第三张图像
《大卫》 1504年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
1475—1564
这两座《大卫》的雕塑表现的都是大卫持弹弓准备射杀巨人歌利亚的场面,贝尼尼的《大卫》把弹弓拉开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则把弹弓放在了左肩。
(八成是已经杀完了)
为了方便说明贝尼尼的《大卫》如何体现空间感,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大卫》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首先来看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这座雕塑完美的体现了古典造型艺术中的一个法则:
对偶倒列
简单来说,就是紧绷的肌肉与放松的肌肉交替出现,承重的肌体与放松的肌体对称出现,具体如下所示:
而贝尼尼的《大卫》,显然不太符合对偶倒列的法则,或者说扭曲了这一法则的分布方式:
也就是说,贝尼尼的《大卫》通过扭曲雕塑人体的方法,来强调人体本身所占据、存在的物理空间
除了物理空间,贝尼尼的《大卫》还强调了一个更重要的空间,即观众的心理空间
这一点体现在大卫的视线方向和弹弓的瞄准方向上:
可见,贝尼尼通过对雕塑视线方向、瞄准方向的设置,将雕塑的心理空间延伸了出去,这一心理空间需要观众参与观看才能实现。
聊到这里,相信各位对巴洛克雕塑的空间感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么,在巴洛克绘画中,画家们是如何表现作品的空间感呢?聊这个问题,首先得从卡拉瓦乔开始。
第四幅画
《七善行》 1607年
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1571—1610
粗略算了一下,我好像在往期的两三篇文章里都提到了卡拉瓦乔。好像还说要专门写他来着
没办法,谁让他是天(mo)才(gui)呢。
“七善行”指的是圣经中提到的七种慈悲行为,分别是贞洁(Purity)、节制(Self-restraint)、慷慨(Vigilance)、热心(Integrity)、温和(Composure)、宽容(Giving)和谦逊(Humbleness),通常画家们在表现七善行的题材时,会分别将七个善行画在七幅画上。
然而,卡拉瓦乔没有辜负天才这个称号,直接将七个善行画在了一幅画上!
(按照这个逻辑,那么用一篇文章讲七幅画的人是不是也...)
在这幅画中,卡拉瓦乔将七种善行分别绘制成了火化死者、探望监狱的囚犯、给饥饿者喂食、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所、给裸体的人穿衣、探望病人、给口渴的人水喝。
此外,画里中上部还绘有圣母子和天使,默默观察着这七个善行。
要说卡拉瓦乔对绘画空间的处理能力之高,不仅体现在能在一幅画里塞下别的画家要用七幅画才能塞下的内容,更是体现在了画中每个人物、情节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并不是作为七个松散的单元个体出现。
这里七个善行就留给大家自己找了,如果每一个善行都被我截图分析的话岂不是太没有意思了(好吧其实就是我懒)
这种不平衡、不理性、却乱中有序的构图空间,破除了文艺复兴时期充满秩序性、规律性的构图陈规,是对绘画空间可能性的一种深入尝试。
下面我们来看看别的画家是如何表现巴洛克的构图空间的。
第五幅画
《劫掠留西帕斯的女儿》 1617年
彼得·保罗·鲁本斯
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
之前我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画这幅画的小构图,我熬夜画到凌晨4点画了一副出来,自信满满地发给老师检查:
第六幅画
《临摹劫掠留西帕斯的女儿》 2017年
周七慎
Ling Hun Hua Shi, 1994—
然后第二天,老师问我,“你是不是漫画看多了,你画的马是怎么回事?”
“尤其左边那只,你是不是照着这个表情画的?”
我因此被嘲笑了两个月。
实际上,老师让我们画这副《劫掠留西帕斯的女儿》的用意在于,理解这幅画的构图。
这幅画中的五个人、两匹马,就几乎占据了整幅画90%以上的面积,四周除了右边上下角,基本上没有什么多余的空间。
此外,人物在画中的分布也有规律可循,基本上是从左上往右下排列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近景对角构图
这种构图的作用在于,可以“拉近”观众与画中人物的距离,直观地传达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似乎要将观众带入到画面中去。
最终,让画面获得真实的空间感。
除了空间感以外,这幅画还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与巴洛克式的激情。
历史上“抢婚”的风俗曾经盛行于欧洲某些地区,成为一个文化烙印般的存在。除了抢掠留斯帕斯的女儿,还有诱拐欧罗巴等神话故事,以及真实的抢掠萨宾妇女的历史。
也就是说,这幅画描绘的是想象中的神话故事内容,而不是某个真实的客观场景,是源于文化风俗的一个想象。
至于巴洛克式的激情,体现在了画中的几对剧烈的冲突之中:
1、画中男性与女性的肤色对比强烈,一深一白。
2、画中男性的肌肉、动作充满力量感,女性的肌肉则显得十分柔软。
3、两匹马都有力量与征服的隐喻,一匹腾空、一匹着地,形成同种力量的不同展现形态的对比。
以上种种,构成了整幅画的紧张、充满戏剧性、激烈冲突的内容,感染力特别强烈。
回顾一下刚才聊过的艺术作品,各位是不是发现刚刚聊的巴洛克艺术家们都喜欢选取神话、宗教类的题材进行创作?
的确,这也是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之一。但也不是说所有的巴洛克艺术家都只描绘这两个题材。
下面我们来聊聊其他题材的巴洛克绘画。
第七幅画
《豆王节宴饮》 1638年
雅各布·约丹斯
Jacob Jordaens, 1593—1678
这幅画一看就是愉快的农家宴饮,也就是表现民间生活的风俗题材。
豆王节是弗兰德斯地区每年一度的狂欢节,辛勤劳作了一整年的人们会在豆王节那天选出一个人当“豆王”,让他带上王冠成为狂欢节的中心人物。
如下图所示,图中正在喝酒的人就是“豆王”,还有一位带王冠的、全图最端庄的女性则是“豆王后”:
尽管是描绘愉快、杂乱甚至有些粗放的场面,但是弗兰德斯地区精细绘画的美术传统却没有被丢弃,比如下图中的这块斜挂的镜子,反射的角度十分考究:
当然,也有喝多了正在呕吐的男人:
约丹斯与鲁本斯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区,但是二人所关注的艺术世界却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说鲁本斯是追求浪漫与激情的骑士,那么约丹斯就是那位俯下身亲吻泥土的老农。
文章写到这里时,刚好有两位同事路过我这里,他们仔细观看了这幅画,然后突然惊呼起来,兴奋的指着这幅画对我说:
“小周,你看,他们举杯抬起来的东西,像不像你欠我们的奶茶?”
我:“······”
本期的【七幅画】就讲到这里。唉,多的我也不想说了,我先去买奶茶······
微信搜索公众号“马樱花开”关注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