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拙见.1
这首游记大概是中国写的最精短、最随性的。作者本没有什么夜游的计划,不过是临时起意,看到皎洁的月色,就想起来去游一游。能与之比肩的我想到了这位。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拙见.2
苏轼能够在这样的月夜,找到亦未寝的友人,可以说更为难得。最后的两句发问,点出了闲适的心态。
忙里偷闲,借一点文字于书中畅游,与古人同怀,大概是最省钱、最高效、最没有约束的想走就走的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