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去托管。她跑来跟我诉苦,“孩子没在家,心里空落落的,无所适从,都不知道要干什么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我感觉他已经不需要了”。我嘲笑她有典型的“恋子情节”,不是孩子离不开她,是她离不开孩子。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离不开父母,但是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朋友,就想从父母的怀里挣脱出来,而此时不习惯的反而是父母。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从最初的依赖走向独立,但是很多父母却将孩子抓得紧紧的,该放手时没有放手,深怕孩子不需要自己。为什么有些父母会有这样的举动呢?那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一个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
最近正在看《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这本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学家、培训家、作家、主持人,有着多重身份的卡洛琳•戴奇所写,她擅长催眠、焦虑管理、情感调节。这是一本情感类书籍,主要解析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让夫妻间的关系更密切。然而我却觉得书中的一些理念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书中说到,建立良好的依存关系能够给双方带来持续的情谊和安全感。健康的依存方式是既不过分依赖,也不过分独立,这样的相处方式才能美好、持久。
过度依赖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健康的相互依存存在于以下两种不同的情绪中间:“我不知道没有你,我要如何活下去”(过度依赖)以及“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任何事情”(极端独立)。健康的相互依存是这样的:我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过一种有意义和充实的生活,然而因为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父母与孩子(小学以上的孩子)健康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即是:我们是互相独立的,我们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圈子,然而我们会因对方的陪伴而使生活更美好。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另一种则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依赖。
孩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父母过度依赖属于正常的心理状态,婴儿到12个月时,通常至少与一位照料者建立依恋关系,到两岁时,依恋还是很强烈的,但很多依恋行为变得不明显了。三岁的儿童依然期望能时时与父母在一起,寻求与母亲的亲昵。但当不害怕或没有压力时,也能够离安全基地越来越远,却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这预示这孩子在慢慢的走出对父母的依赖。
过度依赖父母的孩子容易表现的焦虑,也很会观察父母的脸色。有时我比较劳累,人显得很疲惫时,儿子就会过来问我:“妈妈,你很难过吗?你不要难过了。”我很诧异儿子会时刻关注着我的情绪,当我跟他说,“妈妈没有难过,只是有点累了,妈妈很开心!”听到我说开心,他就会跟着哈哈大笑。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依赖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依赖是指:孩子已到独立的年龄,然而父母并不放心,依然将孩子牢牢抓在手里。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父母的高度焦虑引起的,这类父母通常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典型的例子,演员朱雨辰的妈妈。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朱雨辰妈妈的控制是密不透风的,她的爱会让人窒息。她极强的控制欲显示的是她对儿子过度的依赖。
朱雨辰的妈妈每天都会给他榨果汁,一天两瓶,必须喝完,晚上要把空瓶带回家,证明他喝完了;
不让他做饭,不让他在外面吃饭,拍戏时,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她在哪儿:
不让他接古装戏和武打戏,因为她不想看到儿子被别人打;
她不仅会看朱雨辰的微博,全面控制他的的一言一行……
朱雨辰妈妈过激的行为说明在她与朱雨辰的关系中,她出现了高度焦虑。高度的焦虑使她对儿子高度的不放心,从而产生高度的控制欲,
极端独立
极端独立大部分发生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此时,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会转变成轻视反感,他们更加热衷于独立的自我意识,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这时父母如果没有包容孩子的价值观,反而严苛要求孩子,就会使的孩子产生强大的逆反心理,从而走向极端,要么极度自卑,要么极端独立。
邻居家的孩子从12岁开始,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管束。他不但与父母对抗,与学校对抗,好像也在与整个社会对抗。我行我素,不跟父母交流,一副我不需要你为我做任何事情的态度。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极端独立,首先跟父母的教育很大的关系。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鼓励独立,或者滥用家长权利,不主动给予孩子自我的空间与行为决定权,这些都造成孩子心理的压抑。其次,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时,很多父母意识中渴望孩子长大,潜意识中又害怕他长大,于是孩子在社会适应中遇到的许多麻烦就会被父母无限放大,从而加重了孩子适应社会的挫败感。这些现象大部分是由于父母极度焦虑引起的。
健康的相互依存
父母与孩子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即是一种“你好,我也好”的状态。父母这里的“好”,指的是状态上的好,努力工作,享受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好”是开心上学和回家,被父母尊重和赞赏。父母和孩子都相对独立,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绪,给双方空间,但又紧密相连,遇到事情共同探讨。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拥有最宝贵的资源,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处理不同境况的行动能力。
我们都希望和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那么想要变成这种关系,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出现焦虑情绪时,先暂停交谈
父母和孩子出现过度依赖或者极端独立的状态,很多时候是由于焦虑情绪引起的。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控制焦虑情绪。《在亲密关系中成长中》这本书里指出,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你充满了焦虑,而对方没有,你们其实是在大脑各自不同的区域沟通和对话,所以很难达成共识。
神经系统科学家把人的大脑分成前脑、中脑、后脑三个部分。后脑主要控制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身体机能,比如心率、呼吸和饥饿感。中脑主要负责情感体验。前脑主要负责人类进行理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在你充满焦虑,心情激动的时候,你的中脑和前脑之间的连接就会中断,理性的前脑此时无法再向中脑输出它的信息,此刻你就沦为情绪的奴隶。这就是很多父母在情绪爆发之后,常常会说,我也很不想发脾气,可是我控制不了自己。
如果此时对方并不处于焦虑之中,对方的中脑和前脑仍然合作良好,你们完全不在一个“频率”上,因此很难有一场令人满意的沟通或交流。神经系统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说过:在我们觉得被人“感受到”的时候,这种谐振状态让人感觉良好,我们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处于一种连接状态。这就是移情关系的核心所在,我们能感受到自己在对方的大脑中拥有清晰的影像。这种谐振连接可以帮助我们巩固亲密关系。
因此当对方出现焦虑的状态时,你们应先暂停这场交流,暂时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关照下对方的内心体验。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理解她,你愿意等他冷静下来再交流。
2,建立家庭边界
父母要明确自己的界限,在生理层面,我们都知道当别人离你的物理距离近于多少厘米时就会感到被侵犯,家庭边界也是如此。家庭中的边界不清很多时候是在“爱”的幌子下发生的,明明是将自己的喜好、期待等等加诸在孩子身上,还要扣上一个“为了你好”的帽子。
父母逼孩子学习是“为了你好”,其实缓解的可能是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的焦虑;不断的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对方是“为了你好”,其实这可能恰恰阻碍了对方真实的面对世界。
建立家庭边界是要能够分清楚孩子的事和我的事,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如果你因此而感受愤怒或者不适,预示着你可能在丧失自己的边界。
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彼此的独立,才有可能允许彼此的独特性、差异性自由存在,这样的关系才能彼此都舒适。
3,言行一致
父母说的话一定要说到做到。
很多孩子与父母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一方面是因为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习惯性的欺骗孩子。成绩考好表现好,说好带孩子去旅游。结果孩子努力做到父母的要求了,满怀期待的去旅游。父母却说没时间或以其他原因搪塞。一学生曾经跟我说,“我再也不相信我妈妈了,她答应我的事情都没有做到。明明答应我周末可以让我出去和同学一起玩,结果又不让我出去。”孩子对父母充满了不满,因为父母的言行不一。这位学生与家长屡次在家争吵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尔基说过: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与其做不到的事情还不如不要给孩子承诺,孩子从期待感到失望感的落差,情绪也会变得很沮丧。父母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越来越多,与孩子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大,孩子也会越来越不尊重父母。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活在世上,想要得到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我们伪装的样子真正成为现实。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能够促使孩子活泼健康地成长。亲子关系中最和谐的是,我们彼此独立,然而我们又相互依存,因为你的陪伴,我的生活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