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风和日丽,春天的气息浓郁,郊外的田野里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放风筝。
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吃了饺子,除了看电视,玩手机,其实也没什么事做。
七十多岁的老母亲,坐在沙发上,倍感无聊。小妹提议,出去转转吧!不跑远,就去离家几十公里的商丘火神台吧!
带点零食和水,我、小妹、母亲、女儿、外甥女,正好一车坐满。出发,去火神台逛逛。
路上并没有感觉车多人多,到了火神台,才发现,那么多人和我们想法一样,趁着节日来来这儿闲逛。
女儿排队去买门票,搀扶着老母亲环顾四周,火神台被灯笼彩带装饰得一派节日的祥和景象。
据《商丘县志》记载,“阏伯台在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台高八十尺,周二百步”,是我国古老的天文台遗址,距今约有4500年历史。阏伯台又叫“星火台”、“火神台”、“商丘”。
为什么它会有这么多名字呢?古代人们为了观测日、月、金、木、水、火、土等恒星的运行,把天区分成大小不等的二十八个小区,称二十八宿,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用来说明日、月和五星运行所到达的位置。其中东方苍龙七宿有一个星宿对着商丘,它就是心宿,又叫火星、商星。这颗星在4200年前,每年都有运行不变的规律,它何时东出、何时南中、何时西落,每年再现的时间都非常的准确。
当时阏伯就用这种最简单的办法用肉眼观天来定农时、分季节,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开始收割,什么时候开始耕种,用以指导农牧业的生产。对火星的这种观测延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人们仍然以大火星的变化来指导农时。
正因为此台是观测大火星的地方,所以阏伯台又被称为“火星台”。由于阏伯一生不辞劳苦造福于黎民百姓,人们非常敬仰他,把他喻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
他死后,人们就按他的遗愿,将他葬于此地,称这为阏伯台。阏伯以观察星辰的变化确定时节,制定历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家,他观星授时的高丘是全世界最早、最原始的天文台。阏伯台上有阏伯庙,又称阏伯祠。
阏伯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显得高大突兀。此台为古代商丘都城一带的最高点,再加之古人认为阏伯台的精气上应商星,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阏伯台看作是商丘的象征。
也有说阏伯死后,人们按他的遗愿,将他葬于台下,因其封号为“商”,此台又被称为“商丘”。
2000年9月25日,阏伯台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台形如墓,高35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大戏楼、大禅门等建筑。
元代在台上建大殿、拜厅、禅门、钟鼓楼,台前建山门、大戏楼。每年正月初四至初八有古庙会,谓之朝台,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百姓前来赶庙会,香火鼎盛,十分热闹。
为了突出牛年的喜庆,里面新增了很多现代关于牛气冲天的小设施,游人可以观赏拍照。穿着汉服的年轻姑娘手持祈福的彩带,脸上洋溢着青春明媚的笑。
往里走,景点很多,阏伯台在最里面的最高处。
中间还有王亥高大魁梧的铜像,王亥是商国第七任首领、阏伯的六世孙,冥的长子。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始促使农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王亥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成为了现今商业用词的来源。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害了王亥。
商朝建立后,追尊王亥庙号为商高祖,殷墟甲骨文中称“商高祖王亥“、“高祖王亥”。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备受后人尊崇。
老母亲常年腰腿疼,上下楼梯不便,我陪着她四处转转。
小妹、女儿和外甥女,爬上高高的大戏台,在周围的长廊边打闹嬉戏。
观音殿里人头攒动,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月老祠里有年轻男女长跪不起,大概是祈求月老尽快成就好姻缘吧!
给老母亲买了一个棉花糖,虽然牙齿稀少,吃不了多少,但看她像小孩子一样高兴,也觉得心情无比舒畅。
陪着老母亲不能爬高上低,景点虽然没有逛完,但是在大年初一头一天,能和家人相依相伴,享受美好瞬间,也是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