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26岁了,不是6岁!”,一个短视频让江苏镇江一名26岁的男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该男子长期待业在家,一次向父亲索要5000元被拒后,喝下一口“百草枯”(一种农药,剧毒,尚无特效解毒药)躺在床上等死。父亲报警后男子还爆粗口,民警怒斥:“你26岁了,不是6岁!”
很多组织和个人转载了该条视频,一时间,批评、谩骂甚至诅咒充斥着评论区……可是我们骂一骂,他就能醒悟吗?或者说这类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比这个轻易喝下农药的男人,更值得我们思考: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找个工作到底有多难?
1
前几天微博@人民日报 转载的一段短视频,引起了网友对于企业偏爱“985”学生的热烈讨论。被称作“简历帝”的小何同学,是一所普通本科的学生会主席,梦想着进入大企业工作,投出万份简历却颗粒无收,希望在节目中得到专家指点,却被某名企HR直怼,“985(大学)的同学各方面都比你强”。
视频中那位HR的逆耳忠言戳到了很多人的痛处,直接引爆了舆论——“985”是不是就比非“985”高一等,这些所谓大企业涉不涉及学历歧视,很多普通大学毕业甚至没有本科学历的年轻人越来越难找到好工作,是不是因为大企业都过分看重学历背景?
其实不是“985”的学生都比你强,而是你没有一点比“985”的学生强。
2
你英语只过了4级,计算机刚好2级,大学生涯最骄傲的事情莫过在任学生会主席期间安排小张部长出个策划,指派小李干事画个板报,你有什么底气说出那句“同样都是毕业生,为什么你们用985的而不用我”?别忘了你想进入的公司是大企业,坐在你面前的HR每天面试很多的学生而且一个比一个优秀。
坦白说,社会上关于学历对于工作的重要性的争议并不是头一回,足以说明这种“歧视”现象确实由来已久,而且长期以来没有消减的态势反而愈发明显,为什么?因为它有一定的道理。
考上“985”学校的困难程度如何,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会有一个概念。“985”背景反映出的是一个人在中学时代所付出的努力,在高考那个时间点,考上“985”的小部分考生,的确比没有考上的大部分人更为优秀。
“过去的成绩并不能代表未来”,这句话说的也对,对于大部分就读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接下来的四年就是用来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越的。
如果你雅思考到了7分,会独立编写程序,在实习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哪怕你有一项真的可以算作兴趣的爱好,坚持了多年,都是你可以突出学历重围的机会,可是你选择平庸的度过大学生活,却在校招时抱怨社会的不公。
到底是社会不公还是不够努力,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3
社会不仅没有不公,而且给我们准备了很多的机会,读书只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之一。
去年“刀塔2”国际邀请赛上五个来自中国的“网瘾少年”斩获冠军并且获得人均700万美元左右的奖金,证明了电竞也可以是一种职业。
这里又会有人讲了,玩游戏的人那么多,有几个能走上电竞之路并且取得成功呢,这个概率比上“985”还小。那就再把概率扩大一些,拿现在比较火的某手游举例,一个专门倒卖游戏内资源的小贩月收入至少也有小2万。
挣钱真的很难吗?其实不是挣钱这个结果难,而是动脑的过程,想让有些人动动脑子实在是太难了。
除了游戏,会唱歌、表演,哪怕是讲段子的,有一技之长的,就有很多直播平台可以选择;你说相貌平平没有特长,那会开车吗?天津一位大爷前年8万块买了一辆国产新能源专门跑滴滴和优步,今年春节已经换上特斯拉了。
不过有远见的人不在多数,也有很多人不会开车,可是坐着的工作不好找,站着、跑着的工作也找不到吗?大城市的外卖、快递小哥哥月薪少则五六千,多则七八千,甚至过万的也有,就算小城市的薪资稍低,糊口肯定是足够了。
4
现在回到最开始,民警呵斥的那句“你26岁了,不是6岁”,其实很多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应该反思一下。
6岁是未成年人,是孩子,没有健全的三观,不能清晰地分辨对错,更不能完全为自己负责,因此他可以依靠父母、依靠学校甚至社会,他可以张口就要,可以发脾气。
26岁就是成年人了,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他需要对自己及家人负责,他需要分的清是非对错。他不该像个“巨婴”,什么事还都指望着别人。就算脑子没有,至少有手有脚,多少可以讨个生活。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找个工作到底有多难?在我们质疑社会、质疑企业、质疑其他人之前,不如先质疑一下自己,我有用心去思考吗,我有用心去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