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了儿童的心理特点。目的在于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发生在孩子行为背后,尤其是不当行为背后,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辅助家长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发现自己的孩子。
本文分为两部分:归属感引起的关注,赞美暗藏玄机。心理学的解读有别于传统的理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本质,希望你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本书的副标题是: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由此可见,本书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从人性的角度来剖析教育背后的秘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同时还是美国十大教育畅销书。
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的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本书结合大量的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代入感,再加上良好的翻译,可读性较强。全书的理论基础是“平等的家庭关系”,强调家庭中民主、平等的重要性。
我们容易将放纵当成了自由,将混乱当成了民主。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和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产生限制和责任,否则将是一片混乱。
平等,并不是相同一致!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家长们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也才能更好的感知他们希望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得到认同,最终帮助孩子找到真实的自我。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都是通过自我观察得到的结果,是一种无意识的,凭着直觉进行的行为,他们并不知道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作为成人在掌握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后,决不能戳穿这背后的秘密——这个工作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做,心理学只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家长的行为。
/ 01 /归属感引起的关注
博比和妈妈坐在桌子旁做着自己的事情,博比画画之余却不停的踢地板,严重的影响了妈妈在一旁写信,但博比并没有因为妈妈多次的制止而停止下来,最后妈妈不得不大打出手制止了博比的行为。
常规教育中,我们会认为这是孩子淘气的表现,是他们的无心之举,只要喝止住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可以了,但心理学却不这么认为。
孩子背后的心理逻辑是:博比想通过踢地板引起妈妈的关注,结果妈妈真的“上钩”了,妈妈的愤怒——不管是打、是骂都是关注的表现,这便达到了孩子的目的,因此他会乐此不疲。
孩子之所有这样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最强烈的心理动机是获得归属感,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这是孩子的基本需求,所以一味的阻拦反而加剧了孩子不当的行为。
因此,如果妈妈用其它方式满足了博比的归属感,比如,当博比安静的玩耍时,妈妈能够报以亲切的微笑或者是赞美,孩子便赢得了这种归属感,他便不会用其它方式来吸引妈妈的注意。
如果踢地板的行为已经发生,制止的方式反而是对此不闻不理,因为孩子并没有因此得到他想要的关注。但,这是否会因此引起孩子其它不当行为?毕竟归属感在此时并没有得到满足,书中给出的答案是:孩子可能因此进入四个自我判断的误区,这一点我们会在之后的拆书中讲到。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和获取归属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不停的问“为什么”,故意弄哭小弟弟,在你打电话的时候来烦你,故意在墙上乱涂乱画……他们通过这种行为引起成人的关注,来寻求自我的存在感。
但由于这种行为是自我观察的结果,所以有时也会出现偏差。
三岁的贝丝是个快乐、可爱的孩子,她成长的很快,这让父母很欣慰。但在弟弟两个月大时,贝丝突然出现了行为倒退的现象,总是哭闹,并且经常尿裤子、拉裤子。
传统观念会认为,孩子不听话、胡闹,变得不懂事儿了。
但心理学却说:贝丝观察到,是弟弟把父母的注意力都从她这里抢走了——这个观察是没有错误的,但贝丝却错误的认为,是弟弟通过自己的哭声和换尿片的行为抢走了这个关注,所以她便产生了倒退的行为。
/ 02 /赞美暗藏玄机
赞美孩子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受到较多的推崇,但赞美并非是万能的,里面暗藏着大量的问题,使用不当只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八岁的苏珊和十岁的伊迪丝拿着成绩单回到家中。伊迪丝兴奋的向妈妈展示她全A的成绩,并得到了妈妈的赞扬;可成绩较差的苏珊却悄悄的将成绩单藏在屋里,并打算溜出去玩。在妈妈看到得了3个D的和1个C的成绩单后,妈妈训斥道“苏珊,这样的成绩真让人丢脸,你怎么不学学你姐姐?你总是又懒惰又粗心!不能出去玩了,回屋里去!”。
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的激励会刺激两姐妹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事实并非如此。受到鼓励的姐姐,为了维持自己聪明的家庭地位,就会想方设法压制妹妹,这进一步挫伤了妹妹的信心,让她觉得没有希望,同时也助长了姐姐的错误理解,容易为自己树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自我的努力也只是为了迎合他人。
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唯有推动孩子们内在的动力才是正确的选择。上述案例中,两姐妹在比较中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定位。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就事论事,不对姐妹俩做比较,针对苏珊的较差的成绩,低落的心情,可以帮她找出事情好的一面,比如:“阅读上得了一个C,说明你很喜欢阅读。”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赞美的手段来进行比较实在是太常见了:你看看你们班小明都能认识200个字了;你看看人家明明英语说得多好……。这已然成为很多家长的随口之词,但家长们未必了解这背后的伤害。希望以后就此打住!
十岁的乔治是个浮躁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一般,总是虎头蛇尾。他有一个八岁的弟弟吉姆和一个三岁的弟弟。吉姆的兴趣并不像乔治那样广泛,但却能有始有终,成绩也很好。乔治更乐意和小弟弟玩,却总是和吉姆发生冲突。一天乔治正在组装一个书架,为了鼓励儿子坚持下去,妈妈说:“这书架真可爱,乔治,你做的太好了!”,出乎妈妈的意料,乔治反而哭喊起来,“它们不可爱,它们糟透了!”,然后跑回了房间。
这个案例中有几个关键信息:乔治兴趣广泛却总是无法坚持下去,成绩一般;吉姆与哥哥恰好相反;两人经常发生冲突。
心理学这样分析:乔治做着不同的工作是想证明自己很忙,自己的努力是为了打败弟弟吉姆,否则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他极力追求着完美,因此困难重重,什么工作都完不成,他其实是在逃避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失败者”的感觉。——这件事情提醒我们,对于很多事情感兴趣却浅尝辄止的孩子们,他们内心可能有着很多的不得已。
因此,妈妈的赞美反而激怒了他,让他误认为妈妈是在讥讽他,因为乔治并不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完美的。
我在孩子拼积木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一次,我看到他又在构想一个新的造型,“壮壮,你拼的真棒,这个造型很有特点。”,“我拼的不好,哼!我不拼了。”原以为的鼓励,反而让孩子放弃了继续的思考,我也是一脸的茫然。现在想想壮壮的情况和乔治有些类似。壮壮被一直以来的赞美所绑架,希望做出更好的作品以赢得父亲的赞美;乔治被和弟弟吉姆的相处关系所绑架,希望做出更完美的作品以打败吉姆。
更好的做法是:不去评价孩子的人性,只对孩子的作品做出评价。乔治妈妈只要说前半句话“这书架真可爱”,就好了;而我也是一样,只要说后半句“这个造型很有特点。”,就可以了。
赞美要谨慎使用。如果孩子将赞美看成奖赏,那么少了赞美就会让孩子觉得被贬低;如果这个孩子没有在每件事上获得赞美,那么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这样的孩子做事情是为了获得赞美,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努力和贡献而心生满足,最终容易导致挫败和气馁。
p.s.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本书更侧重于理论的分析,我们将会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中做进一步的介绍。
放下头脑,信任身体:
加尔韦在《身心合一的奇迹力量》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自我1(头脑意识层面的自我)和自我2(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我们容易受自我1的控制,让头脑成为我们的主人,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容易形成自我的否定,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影响自我的发挥。
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呢?按照加尔韦的观点:抛开“自我1”,不去批评也不去表扬自己的表现,只是去感受,利用“自我2”,也就是潜意识来指挥你的动作。
心理学故事:加尔韦是网球教练,他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指导学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摘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