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之道
(一)商之道 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它的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十二个字,立定了《道德经》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哲学框架。取道于寻常之道,其道自然称不上是恒久之道;取名自寻常可见可取之名,其名自然也非恒久之名。有没有想起一句话,“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之美,不是来自于钻石的分子式,而是源自钻石的浑自天成,以及背后的人文寄托。这就是事物的本质。
那么,如何感知万事万物的本质呢?那就是接下来的这句话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探寻真谛本源,就要探究未曾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初始;而要研究事务本质,则要探究万物化生之源流根本。有无之间,就是各种哲学流派乃至不同宗教派别形而上的学说起点了。按照西方哲学的经典句式,也可以表述为:“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流派、教派甚至科学主张而言,有一个出发点是趋同的,就是这个世界是无中生有、有生万物,那么学术、哲学、宗教的分野则在于无中生有这个过程是出自神性、人性还是物性。
而在商道来说,我们所要思考的,则是商业行为、商业现象乃至商业本身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说起来,同样是“有”、“无”二字。正因为无,才需有,正因为有,才能通无。有和无并存,才能导致需求的产生与流通的可能,这就是商业运行的基本逻辑;而在流通的过程中,在满足的过程中,才有利润产生的可能,这就是商业运营的基本模式。而无变成有之后,商业机会则从有到无,这就是商业价值的辩证关系。说起来,这似乎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了。但是我们冷静思考一下,所有商业体的兴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不是尽在其中?
比方说,这两年O2O创业模式的兴起与迅速滑落,可以说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关系。传统电商在历经十年令人炫目的成长之后,开始暴露出体验性差、边际明显、品类有限、生态固化的结构性矛盾,O2O正是因应这一缺憾应运而生。而在这其中推波助澜的,是资本对于爆发性商业机遇的追求。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的狂烈助推,一方面使创业者纷纷涌向风口,显性商业机会空间迅速完成了有无之间的转化,另一方面使得大多数从业者失去了认真体察深耕市场、发现真正消费需求、建构从0到1的符合商业逻辑的成长路径的耐心,失去了正儿八经完成从无到有的商业成长历练。也就是说,模式不足、空间不足、成熟度不足而竞争过度、车速过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资本寒冬,其实可以理解为既是原因、又是结果。
不知道诸位如今回首这段从烈火烹油到寒风凛冽的历程,是否会想起中国古代文学巨著《红楼梦》开篇的这样一段文字:
甄士隐家破人亡,暮年贫病交迫,光景难熬。一日上街散心,遇一跛足疯道人口念此歌。士隐听了,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