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去旅行的时候,喜欢自我安慰:多读几本书就好啦,反正差不多。但一直很好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二者的关系,是相等呢?还是一个大一个小?如果是一大一小,大的那个比小的那个大多少?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旅行会上瘾。我才回来第二天就已经在盘算下一次的行程安排了。
这次带着一老一小,回了一趟厦门。
为什么是“回”而不是“去”?
因为厦门曾是我的第二故乡,在那里我爱过,我的青春曾在那里缓缓地流淌。
以前每次想起厦门,我的最后记忆似乎都定格在临毕业时与两个好友还有他的依依惜别。好像在厦门与我的关系,永远停留在环岛路、白城海滩、天桥的场景中,我匆匆登上去机场的出租车,去到了“该死”的深圳。
去程的高铁上,翻了本河合隼雄的书,不知道为什么,非常治愈。有几句话很有意思。
【第一名】那些当第一名的人,肯定有很多做过头的努力都是白费掉的吧。【中学生】中学生好厉害的,可以自己决定吃多少点心。不像小学生,要妈妈决定吃多少点心。中学生要自己判断。【打架没什么大不了】妈妈说:小孩子打打架没什么的,只是,以后不许撒谎了。
到厦门后,像个从没去过厦门的游客一样,吃小吃、玩海滩、游厦大、逛中山路、坐船去鼓浪屿。
吃腻了海蛎煎、面线糊、五香条、土笋冻、海鲜排挡,还是选择了正经店面的海底捞来犒劳自己连续几天“没吃正经饭”;排队坐轮渡挤到快窒息,从鼓浪屿回来后直后悔:比起十年前没什么变化,去了还不如不去;从厦大的不同门出入、热泪盈眶地拍了很多照片,到后来觉得“也就那样了”……
若说跟普通的游客有点不同,恐怕是去厦门大学“参观”时不用排长龙,若被门口的保安拦住,“假装”很不耐烦地掏出学生卡给人展示下:看,我是自己人吧,嘿嘿嘿。
这次旅行最大的一点感受,恐怕是厦门开始让我觉得……失望。
厦门似乎已被旅游业“妖魔化”,变得太讨好、没有态度、太“装”。中山街边到处开着小吃摊贩,叫卖“厦门名小吃”、“来厦门一定要吃的”、“老字号百年老店”,看菜品的样子呢,总觉得肯定放了什么不可描述的东西;曾厝垵、黄厝红红绿绿的海鲜招牌,一副“快伸出脖子让我宰一刀”的架势;鼓浪屿的网红店,为了文艺范而文艺范;即使是这次住的那家还不错的民宿,也是“美则美矣,没什么内涵”。
曾经深爱厦门的我,有点心疼。
是不是因为“钱来的太快了”?
想起跟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聊天。他提到厦门黄厝拆迁户的生活:年纪大点的平日只是靠打麻将度日,月初收收租金就好了,多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收30w。年轻人呢,若是懂事的,找个事做,不管工资高低;不懂事的,买游艇、泡妞,挥霍家里的财产。
这样也不会有幸福感吧?心理学中号称“最优体验”的“心流”,产生条件是用高技能完成高挑战。若是财富与知识水平不匹配,技能首先是“低”的,生活中更无“高挑战”需要去应对,加上所处环境是重享受不重拼搏的,很难有心流的呀……
不知道这些个案能否代表一个群体。也不知道黄厝拆迁户们的生活态度与厦门现如今的“气质”变化是否成正比。
回到深圳吃了一顿简简单单的米饭套餐,觉得深圳“放个屁都是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