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上学时盼望着周末到来,但真正到了周末也过活得不轻松,通常身心侷促、浮躁不安,仿佛开心只是放学那一瞬间的感受。顿然惊觉,我自己也已经在这种处境里待了很长时间了。
不少教师也有过跟学生类似的境地,工作日的时候想着快点放小长假,而真到了假期里仿佛又承接不住这大把的闲暇,计划的备课任务迟迟未动,深受拖延之苦。
我不禁联想到了“精神熵”,这是契克森米哈赖在他的《心流》一书中提出的思想。“熵”是个物理学概念,简单理解就是“结构趋于消失,有序趋于无序”,用来指事物混乱程度的量度。
米哈赖借鉴这个物理概念提出了“精神熵”,我把它理解为“人头脑思维层面的混乱趋向”,这是个绝妙的比喻,非常形象。米哈赖说“精神熵是常态”,我很认同,我们身边就有大把的例子。
你也许会发现,一到周末,大多数人就会宅家躺床上一整天,吃饭也不规律了,手头的事务也难以开启了,躺又躺不平,刷着手机还是满满的罪恶感。
你也许还发现,虽说工作日的学习或劳动事项繁多、日程紧促,但当人们回到家洗漱一通躺在床上时,或多或少也感觉挺满足,白天的运作似乎也挺充实的。
一到周末就日夜颠倒的他们,或者说我们,究竟在“专注”于什么呢?无疑“专注”于手机上的资讯——源源不断的、无脑的、消遣的信息。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任何孤立系统,都会自发地朝熵值最大的方向演化。也就是说,任何孤立系统,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把这个概念套用到“精神熵”里也一样,人的头脑无时无刻都在产生新的念头,这些新的念头会打乱内心的秩序,让人迷失在对过去与未来的幻想中,变得浮躁不安。
当我们打开手机短视频APP,一条又一条富有感官刺激的音频不断冲击着你的头脑,跟随着其画面内容的变化,我们的脑袋也在疯狂运转,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明明在躺着休息,却感觉身心俱疲、萎靡不振。
这正是“精神熵”所带来的。思维结构趋于瓦解,内心的秩序荡然无存,任由着外部信息的冲刷随波逐流,逐渐感到生命力的丧失,幸福感也随之消弥。
我忽然开始审视自己时而高涨时而低落的兴致,从前我觉得我得等到一个“好的状态”才能开启新一轮的学习任务,却忽视了“好的状态”也是因果循环链中的一环,不仅是“因”,更是“果”。
李松蔚博士的《5%的改变》带给了我这样的思考:行动、感悟、动力,这三者是相互转化的关系。行动产生感悟,感悟引发动力,动力促成行动。
我一直在等待“好的状态”这个动力来临,却没有意识到这是“等”不来的,“等”本质就是“熵”的演化。进入这个因果链要引发“反熵”,顾名思义,我粗略地将“反熵”理解为“零散归于系统,无序走向有序”。
联系我们的生活,心理咨询师会建议来访者感觉糟糕的时候去整理房间或冲个澡,把杂乱的物品排列整齐,蓬头垢面梳洗洁净,这就是“反熵”的过程。
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相较于大把空余闲暇要多一些“秩序”:几点该考勤,几点该午餐,几点该上交任务……这就是“无序走向有序”的一种表现形式。
所以说,大多时候哪怕我们想着假期到来,但实际体验上,其实觉得工作日的运作还不赖,蛮充实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闲暇时间里也体验到这种“充实”呢?
米哈赖教授研究了极限运动员、外科手术医生、职业舞者和音乐创作者等——这些必须“专注”,或极需“创造力”的职业人员。发现他们都体验过一种极致的愉悦,米哈赖将它称之为“心流”体验。
阅读《心流》这本书时,我回顾自己的生话,也在譬如绘画、摄影、写作等活动中,短暂地体验过米哈赖教授所称的“心流”。并且很平常地,我的确发现每每整理完房间或洗完澡后,会有种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体验。
当我绘画、摄影、写作时,我专注于当下时刻,任由创造力在我之内自由流淌,那是一种“将零散归于系统,发散转而聚焦”的美,也是“反熵”的表现形式。
所以,试着去体验、去发现、去培养自己用于糊口的手头工作以外的技能与爱好,这是能让你在闲暇里也能体会到充实的美事。
“最典型、最壮丽也最奇妙的负熵过程就是这个宇宙的最大奇迹——生命。”你也可以尝试去拥抱大自然,欣赏蓝天白云,怜爱猫狗花草,感受生命的共振,恢复身心的能量。
写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喜悦与平静。没错,这正是从洪水猛兽般的信息里跳脱出来,经由写作重整思绪输出带来的秩序感。希望你也能找到能让你“专注”其中,浑然忘我的乐趣,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