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我们学习了蒙特梭利教育理论重要内容“把握儿童敏感期”。
荷兰科学家德、夫里厄斯首先在昆虫中发现存在敏感期,雌蝴蝶把卵产生树干和树枝的交接处,破壳而出的小幼虫以其特有的跳式奔向光线最强的地方--树梢,那里有它们不可或缺的嫩叶,当幼虫长大就立即丧失对光的敏感性,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寻找其他食物。
蒙特梭利在学校发现儿童成长的敏感期:在婴儿中存在创造性能量、借助环境构建心里世界的潜在能力。儿童若不根据其敏感期的指令行动,就会丧失顺其自然取得成就的时机,并且永远丧失这种良机。敏感期一但消失,知识成就的取得就得靠反思活动、意志努力和艰难探索,由于麻木和冷漠、感觉疲劳而懒于工作。
蒙特梭利指出在儿童时期会出现以下敏感期:秩序敏感期、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敏感期、感官敏感期、社会交往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文化敏感期。
今天有一位学员分享了她的经历:她的儿子在一岁多的时候,一天晚上发现孩子困了,就把孩子放在床上,平日她都是戴着眼镜的,现在也觉得累了,想休息一下,就摘下了眼镜,孩子看到了立刻瞪大了眼睛,困意全消,一直不能入睡,她看自己也休息不成了,就起来重新戴上眼镜,孩子马上就又开始迷迷糊糊想要睡觉了。这位老师意识到原来是孩子正处在秩序敏感期,心理原有的秩序被打乱了,他就不能平静,出现大人所谓的任性。
作为成人、蒙特梭利教师要学会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在孩子出现各种敏感期时,如果能给予积极回应和正确有效的引导,孩子将会在这个特定时期很轻松地掌握某种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儿童特定敏感期,孩子们会寻找他们喜欢的蒙特梭利教具,不停反复地操作来满足自身的需求,通过学习了儿童敏感期,我更加感受到把孩子们置身于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有准备好了的成人,具有敏锐观察力、懂得如何去观察孩子、正确引导孩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