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31岁在威尼斯逗留时,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卢梭41岁时,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我们来看看卢梭是如何分析的。
1、人类不平等指的是什么不平等?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有两种,第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第二种是伦理的或政治上的不平等。第二种不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平等,也是需要分析起源的不平等。
2、原始自然状态的野蛮人会抱怨生活吗?会有烦恼吗?会有不平等吗?
卢梭分析抽离人的社会性回到原始自然状态的野蛮人在森林中漂泊游荡,没有语言、技艺、栖所,没有人际、争吵,不需要别人帮助,也不会有害人之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少,自然不会有不平等的现象出现。人类具有“自我完善化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比一代进步,又加之“外部原因的偶然会合”,开始发明、制造工具,逐步进入了定居生活,从事耕种,于是有了多余的食物。这时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即使有人反对这样做,那也无济于事。因为这种私有观念不是一下子在人类思想中形成的,它是逐步演变而来的。私有财产的必然产生,出现了不平等。后来又出现了国家,随着国家的产生,确立了财产私有的制度,使人类的不平等更加日益加深。
社会不平等的基础是私有制,起源是私有财产的产生。
3、人类不平等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不平等;第二阶段是通过契约建立权力的机构,确认强者对弱者的统治,产生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第三阶段是政府权力的腐化,变成专制独裁政治,出现主人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
卢梭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没有入选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但卢梭在论文中的最后一段话一定仍然让现在的我们若有所思,这段话是“造成所有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野蛮人为自己活着,而社会中的人永远是身不由己,只会按别人的意见生活”。
我们是否也该反思:
如卢梭所说,
我该如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