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物理学家外斯(Rainer Weiss), 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 和 索恩(Kip Stephen Thorne), 以表彰他们为LIGO 探测器建设以及引力波探测所作出的贡献。
蹭点热度,介绍下LIGO测量引力波的方法。
笔者从事IT工作多年,当年老师教的知识也还的差不多了。 讲的不准确的地方,大家海涵。
引力波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引力场是时空中的曲率。 质量在时空中运动,引起了曲率的变化。这种变化会以光速向外传播,这种时空波动的涟漪就是引力波。
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会产生引力波,必须是非对称的运动造成了四极矩随时间变化才能产生引力波。举个例子,如果你转一只铅笔。如果沿着铅笔芯转,就不会产生引力波。但在指尖进行转笔。就会引起引力波动了。
当引力波经过地球的时候,我们整个时空,当然也包括所有的物体,每个人都被拉伸,压缩;再拉伸,再压缩。
这时候,空间中的两个物体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但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不需要任何的作用力。变化的是空间本身!
因此,只要我们看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并没有受力,我们就知道是引力波来了。
引力波的探测原理
引力波的探测有两个难点:
探测两个物体的距离, 我们不能用普通的尺子。因为,引力波通过时候,空间中一切物体都会变形,一般的尺子也会变形,拿尺子量是无法测量出物体之间距离变化的。
引力波强度和传播距离成反比,导致宇宙深处传来的引力波引起空间应变很小。 2015年9月LIGO检测到的引力波应变也只有10-21 . 也就是说1米的物体,只会被压缩或拉伸10-21米。 与此对比, 一个质子的点和半径大约是10-15米。检测如此之小的形变,几乎是天方夜谭
解决这两个难题,需要利用到Michelson光干涉仪。 他的基本原理如下图。
光源发出激光,通过分束器,分别把相关光射向两个平面镜。光到达平面镜后,经过反射再返回到光学分束器合并之后,在检测器上呈现了相干图像。
光在干涉仪中有两个光路,一个走过光程A,另一个走过光程B。光程差是光波长的整倍时,就会出现相长的干涉图像。如果是光程差是光波长的0.5 1.5 2.5倍时,就会出现相消的干涉图像。 只需要观察相干图像的明暗变化,就知道平面镜和分束器的距离出现变化了。
对于前面提到的两个难题
- 光速是最基本的宇宙常量,具有不变性,光波长不会随着空间的变形而变形。 所以引力波经过地到球的时候,平面镜到分束器的距离变了。由于光程A和光程B是垂直方向,两个方向变化幅度不一致,而光波长不变,我们就能看到相干图像的明暗变化了。
- 由于引力波的变化太小,实际上光程A与B之间的光程差变化也很小。真实的干涉仪的干涉臂需要修的很长,并且让光在干涉臂反复折返才能累计足够的光程差。
LIGO , 不是乐高 (LEGO) :-)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语: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缩写:LIGO)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激光干涉仪。
- LEGO 有两个4KM 的干涉臂
- 为了提升精度,LEGO让光在干涉臂里跑280圈,才进行合并干涉
-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确认距离变化是引力波而不是其它干扰,如地震,引起的。一共建立了两个一摸一样的LIGO,一个在美国的西北角,一个在美国的东南角落。只有两个实验室,在相差7ms(引力波在两个LIGO之间传播的时间)里看到一模一样的测试结果,才算是有效的。
LIGO“听”到了什么
- 两个LIGO在时间间隔7ms,发现了一摸一样的震动波形。 震动频率在8个来回从35Hz增加到250Hz.
- 据科学家分析(我是完全不懂), 这是13亿光年外,也就是13亿年以前。 两个质量分别为36倍太阳质量和24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合并放出的。由于黑洞的引力场如此强大,合并中减少的3.05倍太阳质量的能量不能由电磁波传出,几乎全部以引力波形式传出。传了13亿年,传到了地球!
- 黑洞合并之后,新的黑洞本身再怎么旋转, 四极矩不再剧烈变化(就像前面提到的铅笔沿着自己的笔芯旋转),引力波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