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收到邀请去深圳做了为期一周的公益(1 VS 1)生涯规划咨询,收获非常多,也发现了不少来询者特别是年轻的来询者一些共性问题,今后会陆陆续续写一些文章对这些共性问题做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毕业求职和进一步深造之间,不知如何选择
在咨询的过程中,不少在校的大学生或是刚毕业没多久的学生们最困惑的就是在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之间不知如何抉择。我们经常会被困住两个选择之间,左右为难,这不仅仅是学生,大部分的我们其实也是如此,要生二胎还是跳槽,要移民还是留在国内。有一本英文书籍叫做《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里面提到了大部分人在做抉择的时候,通常都会列下自己的几个选择,左边写下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右边写下不做的理由。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决策法,把当下的客观因素列出来择优选择。
而怎样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做决策呢,以求职和进一步深造来举例
第一步看看自己都有哪些选择。 围绕着求职和进一步深造,是否还可以延伸出来一些新的选项呢,比如在职考研,或是工作的同时考一些技能或资质认证,又或是在深造的同时参与一些实际项目,或是实习,这些都是很好的延伸选项。从2个选项,扩充到3-5个选项就给自己更宽的选择范围,而不至于左右为难。
第二步评估每个选项的优劣。通过第一步,你从2个选项扩充到了3-5个选项,这个时候你可以对每一个选项重新做一个评估。在职考研,在研究生阶段实习或参与实际项目,你对这两个新的选项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以便帮助你做出评估。参与互联网平台比如知乎,或相关论坛获得更多关于选项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去与师兄师姐辅导员老师,跟选项相关的人员,了解更多真实的情况。“想要知道自己会怎样,应该先听听那些做过这种事的人都怎样了”,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帮助自己抉择。人之所以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缺乏必要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出判断。
第三步是从这些选项中选择一个 我发现不少同学在纠结求职和深造两个选项时,纠结的点是担心自己深造之后,年纪大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与同龄人差距越来越大;也有同学觉得自己去读书,少赚了几年的钱。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关注一下自己的短期情绪,比如一份工作许诺了一笔很高的工资,这个高薪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吸引力,你从情感上非常渴望得到这笔钱。这时候一定要从长远考虑。
第四步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得有一定的准备 任何一个选择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如果将来出现变故,应该提前有所准备。年轻人常常因为生活阅历不够丰富,盲目自信,或者对困难判断不足。再做完某一决策后,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将来出现什么问题,我是否做好准备。在这次的咨询中,一个女生提到了自己可能会面临深造考试无法通过,我提醒这个女生是否做好了不通过的准备,如果不通过,她有没有下一步的计划要如何去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一些准备,降低选项带来的意外风险。
最后送给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仔细想两个问题:
- 做过这个决策的大部分人,现在都怎么样
- 我有什么特殊性
通过观察别人的经验,来推断自己的未来。
欢迎大家留意,多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