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林语堂》观后感
一、环境的推动(心灵土壤的耕耘)
林语堂于1895年生在福建漳州,那时基督教刚从西方传过来。父亲是乡村牧师,极力推崇西方文化与教育。给他从小打下了中西文化的种子。
父亲非常看重教育,虽然家里穷,但想尽一切办法让几个儿子都上了大学。他常对林语堂说:你要上世界最好的大学。但他也重男亲女。林语堂是借钱上大学的,二姐也十分喜欢读书,想上大学,但男孩学费还没有着落,只好作罢。
林语堂与二姐一起乘船从家乡出来时,一个是到上海念大学,一个是嫁人。分手时,二姐把身上仅有的四毛钱掏给弟弟,说:你要好好读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是没有希望了!但没想到二姐两年后就因在乡村染上鼠疫而去世。林语堂说:他一生受父亲与二姐影响最大;年轻时的泪都是因二姐而流。
二、狂读书(心智的成长)
或许是心灵一直受良好环境的滋润,林语堂对书对知识总有一种天然的喜爱。在上海圣约翰大学神学系读书时,他将校图书馆包括《物种起源》在内的5000本藏书都翻阅了一遍。
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做英文教员,又深感自己国学知识的不足(那里有许多大师,有环境的影响),就经常跑到琉璃厂附近的旧书铺,去学习讨教(书铺老板多是落弟秀才)。这期间,他又深研了《红楼梦》。
1919年他获清华大学半额奖学金到哈佛大学念比较文学专业。第二年,虽受胡适的资助,学费仍不足,他又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完成学业。在这里,他见中文古籍汗牛充栋,好多国内都没有,立即沉迷于其中。
所以究其一生,他与书终是一体的,有一种天然的互吸。所谓文字写作仅仅是读书的冰山一角,这也是所有文学大师的基本共性。
三、顺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结果)
林语堂在哈佛师从白壁德,但对老师遵从纪律、规则的文学理论不以为然。有人与老师论战,他站在老师论敌一边。
1923年,他在德国学成回国,因胡适引荐,在北大任教。适逢新文化运动。但他却未站在胡适所在的“现代评论派”中,而站在鲁迅的“语丝派”中。周氏兄弟“随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文风,与他文学理念一致。
1936年初,受赛珍珠邀请,全家迁移美国。在那写书,一呆三十年,但一直未入美国籍。他说:入美国藉,要跪美国国旗宣誓效忠,自己实在做不到!晚年想回国,但逢国内文化大革命;后定居台湾阳明山,那是离故乡最近的地方!
先生的成就不想多说,网上随便搜。两次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红楼梦》;《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是美国经久不衰的畅销书;72岁主持编纂《当代汉英词典》……
20161002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