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2
(3、创造性学习螺旋4、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
今天共读米切尔•雷斯尼克《终身幼儿园》的创造性学习螺旋,就是幼儿学习的模式,它经历了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五个环节,然后进行新一轮的想象,孩子们在这个创造过程中发展并提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充分锻炼了孩子的思考、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孩子们在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并反思提升的过程中收获肯定和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未来的学习模式也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孩子们积极主动自愿参与学习的过程。
创造性学习螺旋,在理科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得到体现。比如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煮饭时盐加越多越咸,因此,学生认为物质会无限溶解,这时候学生进行实验,取一定的水,往水中慢慢加盐,发现刚开始盐逐渐溶解,后面盐就不再溶解,那其他物质也是如此吗?这时候,有的学生,取等量的水,用硝酸钾再进行实验,发现硝酸钾也不会无限溶解,说明物质不会无限溶解。但是,有学生发现等量的水中,硝酸钾溶解的量更多,说明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还有的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给未溶解的盐溶液加热,发现未溶解的盐溶解了,说明温度升高,物质溶解能力提高了,于是有同学把刚才未溶解完的硝酸钾溶液加热,发现也溶解了,这时候有学生提出来那是不是温度升高,物质溶解能力就都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发现有些物质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少,比如氢氧化钙。这样猜想—动手实验—交流—实验—反思—实验等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学生能清晰认识物质的溶解性,进而为后面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概念做铺垫,能够很好达到理解的目的。比教师直接把概念传授给学生,效果好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把这种创造性学习螺旋渗透到日常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