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屈指可数,再加上座位向来都是随意坐,所以很多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就是“那位同学”。
“那位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后排的那位同学,头不要低着。”
“后排的那些同学,不要发出声音。”……
老师向来是来去匆匆,很少有同学下课后会找老师请教问题。所以,造成的情况常常是两种:
如果老师教得好,自成风格,就会一直在同学的嘴边念叨。如果教得一般,常常是照读PPT,照读课本,那么他的名字就只会留在第一堂课自我介绍的那堂课中,情况好一些,或许留在同学新书的第一页里,随后,随着记忆一起封尘。
毕业之后,再回想起大学里所有教过的老师,能记住名字的,不超过十个。现在还有联系的老师,不超过五个。倒没有觉得可惜,只是觉得有些凄凉。学生不记得老师,老师就更不会记得几个学生了。
一个老师,一节课要面对一个班,甚至三个、四个班的学生,要备课,要研究课题,还有自己的家庭,哪来那么多的时间呢?
所以,众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便没有了自己的名字,一般都是“那个同学”。老师不会花时间来分别这个同学和那个同学,所以经常闹笑话。
一次,两个班的同学一起上课,那门课一个星期一次。老师很负责,几乎每次都点名。但是,课又很无聊,就请其他人代为喊到。就算一个人喊了两次到,老师也不会发现。
在大学,做了四年的“无名氏”,好处是:不用再像初高中那样战战兢兢,害怕自己站起来不知道如何回答;就算在课堂上看其他书,也可以很安心;碰到不喜欢的课,可以放心地逃。
坏处是:碰到喜欢的老师,很想交流,但是,老师通常都很忙。老师就算对你有印象,但是交流的可能也很少。
我曾问过我的导师:如何看待跟学生交流的这个问题。
她已经是一个中年的女人,有家庭有孩子。她说:“实在是没有时间,尤其是跟学生交流,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时间,年轻时也很想好好跟学生拉近距离,可是,实在是无能为力。”
公平地说,大学老师没有义务来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学生如果想要在一堆人中脱颖而出,就要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出色,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似乎是机会均等。可是,如果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那么“无名氏”只会越来越多。出色和优秀永远只属于那么一小部分,如何分摊到每一个学生?
我发现: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一直活跃的,就是那么几个人。不管说得如何,不管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是否站得住脚,只要有勇气站起来说了,就甩别人几条街。那些籍籍无名,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永远只是在台下,无论有想法或是没想法,都是保持沉默。
于是,那些一直勇于表现的,善于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努力在课堂上刷存在感,他们很自信但如果极端发展,便是以后无数个“于连”,无数个“机会主义者”;而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也有可能演变为“愤世嫉俗者”,“犬儒主义者”。
我自己就有这样的倾向,每次面对那个经常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不管他说得如何,我就在心里骂:你留点机会给别人,好不好?我还听到旁边的同学说:“不就是为了学期末的分数嘛,老子不稀罕!”哈哈哈,一群“愤世嫉俗者”!
想来也真是辛酸,大学四年的教育在人性的锻造上,真的是太欠缺了。以后的修行,只能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