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贫穷观的人,也是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的人,对他们而言,所谓“生活质量”,是有钱以后才谈得上的奢侈品。
问题在于,他们忍受着杂乱的居住环境,试图把宝贵时间花在赚钱上,而赚到的钱,又基本消费在日常饮食上。这样就陷入一个“生活质量低下,努力赚钱,依旧生活质量低下”的循环状态。
我从长辈那里继承了两种消费观,也眼睁睁看着原本家境差不多的两个人,因为价值观的原因,如何差距越来越大的,可以看到贫富发展的两条不同轨迹,而划出这条轨迹的,却是深值在每个人心中的思维方式。
我姑姑一直很节省,是老一辈人勤俭持家的典范,常年很少出去逛街,对于市场上流行什么样的商品,一概不知道,只是贪图便宜和方便,就近购买商品。买东西总是趁着打折买了一大堆,等到过期了还没用完。
在教育小孩上,姑姑经常对表弟说,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别买了,走吧。这样,我表弟的消费观也是这样,一毛不拔,出去吃饭从来都是让别人请,也没有女孩子喜欢。在贫穷观的影响下,一代人的观念也会传到下一代,他只会记住“我们很穷,买不起东西”的感觉。
一味得节省,日子好像越过越困窘,好像也没攒下什么钱,也不知道钱花到哪里了,没有什么生活乐趣,生活陷于日常的柴米油盐。
我姨妈是个爱打扮的人,把家里拾掇得干净舒适,养花养猫,看书健身。对时尚很感兴趣,会买性价比高的衣服,每年都带着家人去旅游,心态让她看起来很年轻(不止一次被认为是我姐姐了)。从一套老房子到拥有两套房产,换了两辆车,房价涨了好多,生活越来越好了。
表妹也被教育得很好,会帮忙做家务,和父母一起在厨房倒腾美味的甜点,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钱不是不可以花,而是需要花在合理的地方。
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的贫穷归结为宿命论,他们觉得是自己的命不好,而别人却拥有很多机会。但很多时候,就算命运给你们的同样多,也会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将生活过成不同的模样。
把生活过成诗的人,都有恰如其分的消费观,不过分节省,也不过分浪费。
1.把钱花在效用高的事情上经济学里把「情感满足度」称之为效用,花得省不代表花得值,效用高才算值。比如很多女孩喜欢多买些便宜的衣服,但过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全都不太喜欢了。还不如当初咬咬牙,买一件消费能力内心仪已久的大牌货,因为后者更可能有品质保证,花同样的钱,能带来更多更持久的满足感。
2. 把钱花在今天,而不是明天由于通货膨胀,所以今天的1块钱,比明天的1块钱更值钱。不要被商家误导,少买短时间内不能即时享用的东西,比如健身年卡、满200次消费送100的抵用券。也不要赶上购物节、商场促销就冲动消费,有需求可以买,暂时没有需求,千万别用今天的钱,大量去囤明天的货。
END
更多财商故事、理财小窍门,欢迎关注“有鱼记账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