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几次,那个矫健的男孩,异常诚恳地对我说:姐姐,你就写写我俩的爱情吧。可我,迟迟动不了笔。
一方面,是个人文字的功底不足,担心写不好,对不起他们;另一方面,也因为太了解,而无从下笔。
爱情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东西,也不能用简单的对错论之,它关乎一个人内心,对对方的期盼和渴求。以及他经年累月,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倒不是我故弄玄虚,只是爱的美酒,可能最初十分醉人,但到后来,一旦变成索取和约束,变成占有和控制,就味同嚼蜡了。
他们俩都已30多岁,且已各自成家。夫妻关系不好,内心苦闷不堪。
最初的相识,缘于网络。是因为好奇,在某一个孤单的夜里,用摇一摇的方式,加了对方的微信。
后来,聊得非常不错,相约见面。男子帅气挺拔,女子面容娇美,身姿阿娜,着装打扮,高端大气上档次。
不是一见钟情,是一见钟脸,这是自古以来男人对女人,或女人对男人的初步判断。那一刻,他们相互惊喜,客客气气,如甘洌的泉水自心中流过,只有激情,心动神摇,以及如饥似渴。
那一段时间,朦朦胧胧中的神秘面纱,尚未揭开,任想象力和心向往之的吸引力,使双方你侬我侬,柔情蜜意。都是对方的第一顺位,小小的一件事,只要呼唤,一跃而起,那一种主动性,远非寻常可比。
了解增加,他们意识到,他们相爱了。于是,寻找各种机会,只为见上一面而后快,那些焦急的盼望,那些等待的漫长,既紧张又兴奋。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十八九岁,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那一种果敢,那一种热烈,是他们以往生活中没有经验过的。如重生般的愉悦感,令他们心生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由于隐秘,保守秘密的快乐,更增加了彼此的兴致,想要每时每刻,都要知道对方的所在,在干什么,想什么。他们双双沉迷在二人世界里,这样的舒适区,令她们心生错觉,以为天地之大,他们爱得热烈,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毕竟,双脚踏在现实的土地上,生活中的琐碎而繁杂的事务,令他们不快时,希望对方,是开心的钥匙。开始有小小矛盾,冷战,和解。在这样的套路中,一日一日。想挣脱缠绕在身上的婚姻枷锁,但又怕伤及无辜的孩子和双亲。顾了这个顾那个,最终使自己遍体鳞伤。于是,他们的沟通中,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误解。
再往后,关系更亲密时,他们心里,再也容不下对方的另一半,他指责你,你责备他;你嫌他的态度差了,他说你的肚量小了。似乎一睁眼,麻烦事就会如影随形。
他们烦恼,他们痛苦。但无法解决,每每重演。
有一首外国歌曲里是这样唱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慢慢长大,烦恼增加了。
他们的爱情之路,也是这样。
确实,两个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理解也不同。
而相爱中的两个人,也应求同存异,而不是一味指责,甚至威胁,主动叫停。
反正,爱情在纠葛中变味儿了。不见,想着呢;见了,几句话,又不和了。
这样周而复始。一个矛盾没有解决,新一个矛盾又出现,彼此折磨,周围的人也不看好,他们的关系。
面临两难的境地,他们痛定思痛,想立即结束,冷静下来时,又觉得不能失去这份爱。成了离不得又见不得的一对怨偶。
没有哪一种爱情,能保持99度的温度。寻常日子,是大多数。那些爱得久的,爱的深的,毕竟凤毛麟角。
如钱钟书和杨绛,梁思成和林徽因,实在太少。他们经历战乱,遭遇坎坷。
况且,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从前慢,车马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大家尚且如此,我们一般人,又哪能事事周全呢。
生活,是个实在事情,在柴米油盐的伴随下,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而浪漫主义爱情,只存在于童话中,或者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爱一个人,就是希望她过得更好,而不是,紧紧地束在自己的腰带上,随自己心意而动。
每种关系中,都需要距离,爱情也不例外。一旦太近,必生龌龊。
我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会有一个怎样的发展,是挥剑崭情丝呢,还是做出改变,相对理性地处理这件事。
我认为,好的爱情,是彼此欣赏,是成全,包容,理解,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