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力对比
晋国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在被庐建立三军,并确立了三军六卿制。以郤毂、郤溱统帅中军,狐毛、狐偃统帅上军,栾枝、先轸统帅下军;晋文公的车驾由荀林父担任御戎,魏犨担任车右。
在制定战略时,晋国三军统帅也很慎重。此时楚国围困宋国,投入的是联军的主力,直接救宋与楚国对抗并不是明智之举,这就需要梳理所面临的战争局势,选择最优的策略。
春秋时期,争霸各国特别是晋楚两国,在争霸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战略就是围点打援、围魏救赵。比如宋楚泓之战,楚国所采用的就是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接攻打宋国以救郑。而包括城濮之战在内的晋楚历次大战,都是进攻方围困对方的盟友,迫使对方前来救援,然后在与对方的接触中选择合适的时机决战,这就是围点打援的策略。
晋国此次采用的就是这个策略,他们要选择楚国的盟友进行围困,诱使楚国前来救援。而在楚国的诸多盟友之中,距离晋国较近,且实力较弱的当数曹国。晋国若要以曹共公羞辱晋君(观骈胁)为由进攻曹国,也算是名正言顺。
而为了能够牵制驻扎在齐国谷邑的楚军,就必须借道卫国。卫国的国君虽然也曾冷遇晋君,但是鉴于晋国人要保存实力与楚国决战,能不打就不打,毕竟现在卫国的实力还是很强悍的。这就是晋军战前所制定的策略,他们对于当前的局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反观楚国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楚军的主帅是令尹子玉(名成得臣),左军统帅的子西(斗氏,名宜申)、右军统帅子上(斗氏,名勃)都来自于若敖氏家族。若敖氏在斗伯比和斗谷於菟的经营下已经成了楚国的第一大族,执掌楚国国政已经七十余年。两人据说都极其贤能,斗谷於菟甚至毁家纾难,辅助国君,很得民心。晋文公重耳流亡楚国之时,斗谷於菟刚刚把家族的权杖交给成得臣。
然而与斗谷於菟不同的是,成得臣性格暴躁,专横跋扈,独揽楚国朝政,楚成王根本奈何不了他。此次楚国出兵围宋,楚成王本人是不情愿的,但是他拗不过成得臣的倔强,只好让他带兵出征。
在楚军围宋之前曾经有一个小插曲,说的是楚成王让前令尹子文(斗谷于菟)和现任令尹子玉(成得臣)分别进行战前的演习。老令尹子文演习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军队井井有条,没有处罚一个人。而新令尹子玉(成得臣)则用了一天的时间,其间鞭打七个人,还用箭射了三个人的耳朵。
人们都向老令尹子文表示祝贺,唯独蒍贾不出一言。老令尹很是好奇,就问他怎么不说话。蒍贾就说,“你是挺贤能的,但是却把政权传给了子玉,说什么是为了国家安定。子玉其人刚而无礼,根本治理不了国家。你给他兵车超过三百乘,就肯定会战败。由于你的推举,国家是安定了,可是对外作战却会失败,有什么好祝贺的?如果他真能德胜回来,再祝贺也不迟。”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成得臣的弱点,他治军之时刚愎自用,轻率冒进,不是一个好将军。而在国内大权独揽,为人骄横,连楚王都不放在眼里,因此引发了其他家族的不满,缺乏有力的支持。对于这次战争,他根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晋楚两国此时实际上君权都被架空了,不同的是,楚国是一家独大,若敖氏专权,其他家族根本无力对其进行制约,导致其骄狂,不把晋国放在眼里。而晋国则是六卿分权,不存在绝对权力,六卿之间存在制衡。而且晋国处于弱势,多年来备受压迫,使得各家族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战争将晋国推上霸主的位置,从而壮大自己的家业,因此都跃跃欲试。
侵曹伐卫
晋国军队整顿完毕之后,于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冬天出兵,出中条山,沿着黄河北岸东进,抵达卫国边境。晋国向卫国借道伐曹,但是卫国忌惮楚国威势,因此态度坚决,不允许晋军借道。晋军只好又迂回到棘津渡过黄河,再由黄河南岸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攻曹,一路北上伐卫。
伐卫的部队进展很是顺利,到这年夏历十一月份晋国就攻取了卫国的五鹿,并于次月进军敛盂,以牵制驻扎在齐国的楚军。这个过程中,卫国人因无法抵挡晋军的攻势,便向其盟友鲁国求援。鲁国也不知深浅,就派了公子买帅军救卫,但在得知晋国实力之后,鲁僖公立刻就变了卦。他召回并杀掉了公子买向晋国示好,另一方面则对楚人说是因为他临阵脱逃所以才杀掉的。此时的鲁国虽然首鼠两端,但最起码已经开始倒向了晋国。
而齐国方面,因为出国军队一直都驻扎在谷邑,国内很是紧张。后来卫国公子开方趁乱杀掉了齐孝公的儿子,立了他的弟弟公子潘为君,也就是齐昭公。齐昭公继位之后,担心楚国会扶植公子雍抢夺自己的君位,因此也一刻都不敢懈怠。
到晋国攻下五鹿,进军敛盂与楚军遥相呼应的时候,齐昭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赶忙派人到敛盂去与晋国结盟。卫成公看到晋国气势汹汹,实在无法抵挡,就想着要不就别抵抗了,就派人捎话给晋国,想一起结盟。
但是晋国此时却不肯了,早先我向你借道的时候你非要硬气,这我才刚打了没多久你就后悔了,哪儿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行,你还是接着打吧。卫成公实在没有办法,就想去找楚国搬救兵。可是卫国的贵族却不愿意和晋国继续打下去,就阵前哗变把卫成公赶到了襄牛以讨好晋国。
到此为止,齐、鲁、卫三国已经都站到了晋国的一边。
围攻曹国的那一路晋军进展并不顺利,他们在陶丘遭遇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进攻持续了一个多月,不但没能拿下陶丘,反而晋军主帅郤毂也战死了。战阵之前下军佐先轸被推举为中君主将,由胥臣递补下军佐的位置继续猛攻。
晋军死伤无数,曹国守军将晋国战死将士的尸体陈列在城头上,让晋国军人很是愤怒。于是就有人提议将军队营地移到曹国人的祖坟上,要知道周代人崇信祖宗神灵,欺凌祖坟这是对人最大的侮辱。晋国人光是嚷嚷了一顿就把陶丘的守军都吓坏了,只好把晋军尸体装进棺木运送出城。
到夏历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的正月初八,晋军趁曹国人运送棺木的机会攻入了陶丘。进入陶丘之后晋文公首先就把曹共公拉了出来,责备他是个昏庸无道的国君,有僖负羁这样的贤臣不用,却用一批庸碌之辈。然后他接着又说,当年我路过曹国的时候,你礼遇我也就罢了,还要偷看我洗澡,今天你落到我手里也算是罪有应得。
但是所谓的贤人庸臣恐怕也只是晋文公的宣传策略,或者说是他霸主傲慢。曹国的贵族不可能都是庸才,也有不少的能人异士,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晋军的围攻之下坚持这么久。而至于他所认定的贤臣僖负羁,恐怕也只是一块遮羞布罢了。
要知道,曹国国力弱小,又处于中原的交通要道,平日来来来往往的各国公子很是不少,很难一一礼遇。因此曹国采取的策略就是,过往的诸侯流亡公子一律不予收留,哪怕你是齐楚秦晋的公子。这是曹国基于自身实力考量所选择的最佳策略,无关乎贤能还是庸碌。
在这种情形之下,重耳若想要在曹国逗留就必须要找那么一两个愿意引荐自己的人。于是他就找到了僖负羁,而僖负羁收了他们的好处,却无法将他引荐到曹共公面前,于是就以重耳重瞳骈肋的特征来诱使曹共公同意重耳在曹国逗留,以达到食人之禄忠人之事的目的。
然而不巧的是,曹共公在偷看重耳洗澡的时候有点太放肆了,以至于被重耳发现因而恼羞成怒。僖负羁可以说是收了钱没有办好事,正是因为他得罪了重耳,所以才在妻子的劝说下给重耳送礼以求不要张扬出去。
重耳寄人篱下,也只能勉强同意。而后来他为了宣扬自身形象,也把僖负羁塑造成一个贤臣形象,以烘托自己的仁义美德。晋军攻入曹国之后,晋文公本来想再演一场戏,以向人展示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于是就下令任何人不得侵扰僖负羁的宅邸,不得伤害僖负羁本人以及他的宗族。
但是魏犨和颠颉两个武夫却不理解国君的用意,只是知道僖负羁这个人太不厚道,那人钱财却净干缺德事,就这样的人,有什么必要报答他?结果就把僖负羁的宅邸一把火给烧了,僖负羁本人也葬身火海。
他们的这个举动让晋文公很是难堪,我也知道僖负羁不是个东西,但我这是宣传策略啊。本来我就是给诸侯树立一个典型,以显示我是一个有恩必赏、有过必罚的君主,结果你们就这么把他给烧了,当着天下诸侯的面你们让我把脸往哪儿搁呀?
这个时候在天下诸侯看来,是晋国人杀掉了国君的恩人,你国君好歹也得生生气杀个人才行啊。但是魏犨和颠颉可都是跟随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腹,就为了演这么一场戏就杀掉自己的两个心腹还真舍不得,那就只能选一个了,于是他就派人去探望这两个人。
颠颉和魏犨在作战中都受了伤,在面对这样情境的时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颠颉并没有意会国君的意思,以为国君只是派人来探望自己,就没想那么多。本来嘛,杀一个轻慢过国君的人又能有什么事,顶多训一训也就完了。结果国君倒是没训他,还好生抚慰了一番。
而魏犨就机灵了不少,可见魏犨虽是武夫,却终究还是粗中有细的那么一个人,他选择了故作坚强。魏犨在作战中,胸部受了重伤,听说国君派人来探望自己,知道能不能活命就看今天了,就赶紧用布把胸部包扎起来出去接见使者。
他对国君的使者说我没事,你告诉国君说我好着呢,你看我跳给你看。然后他就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左传上说是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也就是跳高三百次,跳远三百次,也真够拼的。使者看了很满意,回去就告诉晋文公说,魏犨还能用。
晋文公为了在诸侯中立威,杀掉了颠颉,并通报三军。魏犨这么一折腾,命是保下来了,但是伤口却撕拉了不少,终于还是起不来床了。晋文公就让早些年假道伐虢时候,从虢国逃亡来的舟之侨顶替魏犨的位置,做了车右。
这时正是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夏历正月,齐国开始与晋国结盟,原本归属于楚军阵营的曹、卫被晋军攻克,鲁国也倒向了晋国。楚国阵营的同盟国便只剩下郑、陈、蔡、许四国,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晋国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