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杰参加品格桔子的品格课程的第三次课,就是小记者活动。
该活动是在红坊举行,上午是破冰游戏、以及社交能力的品格内容回顾,下午是小记者采访活动,包括采访前的小组准备、现场采访、以及采访后的小组总结和呈现。
先说活动前昀杰和我之间的互动吧。
一周前就跟昀杰讲,这周有个全天的小记者活动,昀杰表现的并不太在意的感觉。
然后提醒他,最好周五晚上多做点作业,省得周末作业来不及做。
后来发现好在作业并不多。周五做作业的效率不太高,然后边做作业边跟我谈,能不能不去参加小记者活动。问为什么,说是要留一天时间做作业,怕作业做不完。答曰作业抽空做,报名了钱都交了,得去。问能不能退钱不参加了。我很惊讶,前面不是要参加吗?现在为了作业又不想参加了?什么情况?……
好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话题并没有继续。也看不出有什么苗头……
到周六早上,出门前催做一两项作业。作业效率还是不高,有明显拖拉的嫌疑。待清华来了,催出门的时候,神秘地把妈妈喊到房间去说“悄悄话”,问小记者全天的活动是不是跟前两次一样是在室内。我想了下说,可能一部分在室内一部分在室外。看他问地这么慎重其事的,迟钝的妈妈终于嗅出了点什么,问他是不是有点担心,他说是的。
不记得是怎么反应的,因为时间紧,可能抱了抱他安慰了下,也可能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他的表现也很平静的,然后说一边出门一边说。出门就顾着跟清华疯了,就算岔开话题了。
到了红坊,跟先到的姐姐、阿姨和老师们打招呼,也看不出紧张或者担忧的迹象。然后跟桔子哥哥打招呼时,是一边走路一边说话的,我还叫住他要求他看着桔子哥哥说话。我显然忘了他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忘了他是第一次跟这几位老师见面。当我看到老师们发出来的采访过程当中的小视频时,才知道他绕着人边走路边跟人说话,其实是他内心无比紧张的表现。这点后述~~
活动还没开始,先催着妈妈离开。感觉好像是妈妈不在才更放得开?还是不想让妈妈看出他的紧张不安?我也不确定呃~~
活动开始,看小男子样,表现的多勇敢?
破冰游戏,看那个投入劲儿~~
分组配对,队长竞选~~
介绍自己,声音洪亮流畅,就是语速稍快,有点忘词,显出有些紧张~~
活动参与,不管会与不会,都是那么的认真!不会写的字,咋拼音呗~~
到中午吃饭时,应该是已经很累了,照出来的照片,都是鬼脸~~
然后,下午小记者采访的重彩来了~~
采访前,小组认真准备采访问题。
据老师说,第一次采访,还不敢上场。看队友采访时,他在旁边绕着走的表现,看似是在调皮没遵守秩序,仔细看他的神态与表情,却是既要参与又紧张的感觉~~
第二轮,据老师说,他主动要求上的。第一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估计是声音过轻,对方把他的问题复述了一遍。当对方复述时,他不是静静地眼睛望着对方给出确定的反馈,而是绕着人家大踏步地走。初一看,感觉不够沉稳,可你仔细看他的表情,那是紧张到不知所措的动作举动,连脸上的表情都极不自然,脸都涨红了。看到这里,我能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不易!真是太难为你了宝贝!
我都有点担心,你虽然在认真听,但你会记得她的话吗?你们队有做采访记录吗?
就是这样,昀杰你也还是在努力在争取做到更好。我真不由得向你鼓掌!
双双说得对,人天生都有向前向上的需要与冲动。从孩子身上更能看到,虽然知道很难,但还是在尽可能的把自己往前推。
我想起两个英语单词,更能准确表达这种内涵:这种“很难”,是明知道自己的境地是多么的“awkward",还在“push myself"!
我本一直以为我是一个细心的妈妈,我了解我的昀杰,并能够引导我的昀杰向前。但为什么这么难的事情、这么难的处境,我竟然事前和过程中就没有一丁点的察觉?没有一丁点感同身受的感觉?直到我看到那个视频的那一刻,我才意识到~~
我回想起来,在活动结束回家的路上,昀杰借机生了很大的气,一直到快到家才好转;晚上餐桌上,提起采访的事情,夸他“勇敢”时,他的表现不是“受用”而是“气愤”。应该是这个过程体验很多,突破很多,也是处境艰难(awkward),加上感觉很累,他的借机发泄。
大人找不到他的点,不能共情。而他又是敏感型的孩子,有体会又不懂得如何有效表达,于是形成了这种爱生气的发泄模式。
回过头来说,他能够把自己在那么awkward 的处境下,还能push出去完成任务,这绝对是“胆量”的锻炼!我相信这么好的活动,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小小的苗苗。等以后时机成熟,小苗苗自会长大~~
采访结束后,小组汇总呈现时,明显感觉他累了,趴在地上,但还是积极参与。合力把未来的红坊画出来了。
集体呈现,再一次见识了他守规则的特性。组内指定一个小哥哥演讲,但小哥哥可能想不起来画代表的含义,一时安静下来,他和另一姐姐是着急地做着手势指着画提醒,但就是没有出声。事后我问他,为什么不出声补充,他说是小哥哥演讲,他不能出声的。
还有就是,在呈现的过程当中,我见识了品格桔子的接纳程度。就算是在家长们面前冷场了,老师也不会为了事情而转而请另一个队友补充,也不会催促,只是耐心等待。这跟我们传统的教育的重结果而轻感受的处事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还有一点就是,我在看到孩子们的表现视频时,看到好的表现时,是觉得理所当然;而看到不足,第一想到的不是包容接纳,而是想直接指出来要求改进。但转念一想,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哪能这么勇敢,甚至是比他们年长一倍时也没能比他们表现好啊!孩子们能迈出第一步,已实属不易了!鼓励,以保持他们的自信心,远比完美要重要啊!而作为锻炼的效果,形式远比内容要重要啊!
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陪娃路上,新学到的点啊!
最后看看我们美丽的呈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