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是注入了感情色彩的。亲蜀疏魏中立于吴。他的情感自然会传递给读者。不过成人读书应客观公正,不可一味被感情牵着鼻子走。
少时读三国就只觉刘备一方皆好人,曹操一方皆坏人,孙权一方就那么回事。少年时装扮三国各方玩打仗都愿当刘备战将。
不过后来再看三国逐渐就有了颠覆性的概念,特别是对刘备的蜀国。
书中说,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可刘备将卧龙和凤雏都收于麾下却丢了天下。不禁让人疑惑。
拙见认为,原本刘备是可以平天下的,是桃园三结义的死党结构让刘备葬送了天下。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如是平头百姓倒无所谓。关键他们是一个集团,一个乱世中可平天下的一方诸侯。他们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本应顺风顺水,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足鼎立,继而平定天下。但这个集团却有一个怪圈,就是以三结义为核心的怪圈。这个核心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撼动的。兄弟之情高于一切。这对一个有目标、有纲领、有步骤、有纪律的集团或国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诸葛亮出山之后,觉察到了这一点。既然这是平天下的阻碍,就要将其击破。
诸葛亮主动出击的第一个回合是让关羽扼守华容道,待曹操兵败至此将其擒获。
关羽受命之前是当着刘备、诸葛亮和众将军立了军令状的。军令状就是生死状。如果擒不到曹操,他将以死谢罪。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曹操带着七零八落的败将在华容道上被关羽拦截,擒获曹操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曹操却以往日情份加苦肉计,靠三寸不烂之舌,把关羽说动。关羽竟然不顾军令状悬在头上、不顾众将士劝阻放曹操而去。
如此“壮举”舍关羽谁又敢为之?放纵贼首,他日必然会卷土重来。平天下之大业或延迟或无望。莫大于此的罪过绝不会得到宽恕。不过关羽所以敢为之,其实就是有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的三结义同盟,有恃无恐。
果然,关羽回营之后,刘备假意行斩,张飞暴力维护,又有“同死”威胁。诸葛亮冷眼看完这些“戏”之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截曹一事,按理诸葛亮应有两套方案。如派赵云或张飞守华容道必可擒获曹操无疑。这一方案竟提都没提。他却用了第二套方案,用关羽。他明知关羽有可能放曹却坚持用这一方案,足见诸葛亮对击破三结义同盟有多大的决心。
后来诸葛亮自释说,杀曹操可能会有比曹操更恶之人上台,局势变数更不可控。这应该是自找台阶了。枭雄曹操多少年才出一个,诸葛亮心知肚明。曹操杀吕布时毫不留情。如不杀,是什么结局还未可知。若曹操当时被擒被杀,北魏将一片大乱,格局只能对蜀吴有利。平天下时日只能提前。可见诸葛亮让关羽扼守华容道,既未破了三结义联盟核心,又放虎归山。此举应该是诸葛亮最“失算”的一次战局谋划了。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放弃他击破三结义联盟的决心。另一个回合就是被动出击,同意让关羽镇守荆州。虽反复交待关羽只守荆州不可他图,但依关羽的个性绝不会只满足于固守,他一定会有其他作为。镇守荆州事关重大,人选是刘备提名诸葛亮同意的。刘备提关羽镇守是他不信任三兄弟之外的任何人。而诸葛亮顺水推舟则内心比较复杂。守住自然好,守不住则三结义同盟崩裂,蜀国将遭受重大损失。
结果关羽好大喜功,抽调兵力去进攻魏将曹仁驻守的襄阳,顾此失彼。东吴乘机攻取荆州。东吴大都督吕蒙为给首任大都督周瑜报仇,不顾孙权不准追杀关羽的命令,甩掉传令的陆逊,将关羽及残部围在麦城附近,将关羽斩杀。
三兄弟失去一个,联盟何在?刘备张飞要随关羽而去同死吗?当然不会。所以刘张活着就很有些讽刺意味了。
有意思的是,关羽死了也没破掉他们的联盟。刘张誓为关羽报仇,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于不顾。张飞报仇心切,虐待属下又被属下所杀。其首级又被送往东吴。刘备一怒之下,举七十万大军伐吴。刘备因宠信蜀国当地媚臣,与诸葛亮又生嫌隙,伐吴重大战役竟让诸葛亮留守。结果七十万大军被东吴大都督陆逊设计火烧连营,致使全军覆没。奠定了蜀国灭亡的命运。
一个称霸一方的集团,核心成员称兄道弟,令可不行,禁可不止。何以立国平天下?诸葛亮破其联盟没错,但真是玩大了。风险太大,代价太大。这是拿国之未来一搏。内部斗争最终葬送了蜀国。
直到桃园三结义的主角们一一故去,他们的同盟才真正破散。
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对未听从诸葛亮“联吴抗曹”之言深感悔意。而诸葛亮看到他耿耿于怀的三结义联盟最终以这样的结局被击破是否也有悔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