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特别是像管理的许多知识与管理情境息息相关,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管理情境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大家不禁问:像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等一些经典管理知识是否因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失去现实意义。最近再读《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感触非常深。
01
—
科学管理之父
弗雷德里克•泰勒,一个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影响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也是在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最富有争议的人,至今,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依然被认为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起点。
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的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勒极其追随者提出的思想。
德鲁克也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中说,泰勒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始对工作进行研究的人。在此之前,人们只有关于人的知识、工具的知识,但对工作本身毫无了解,正是泰勒对工作的科学研究,才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才导致了现代管理学的产生。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揭示了管理学最基础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管理智慧的结晶与哲学层面的思考,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迁而失去价值,反而如珍藏的老酒愈久弥香。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魅力。
02
—
科学管理的基础
泰勒在科学管理中第一次明确了管理的目标与使命,即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从广义上讲:“财富最大化”不仅意味着企业或所有者获得更多的利润,雇员得到更多的报酬,还意味着企业达到最好的经营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久的“社会财富最大化”
所以科学管理坚信: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雇员的高薪酬和雇主的低成本要求的这一目标是可能的。
在制造企业中,只有以最低的成本(包括人力、自然资源等投入)完成企业的工作,才能为雇员和雇主带来永久的最大化财富。
其实就是:只有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最大,才能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也就是说,除非你的工人和机器比其他企业制造更多的产品,否则,你就无法跟你的竞争对手对比,给你的工人支付更多工资。
企业与企业,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竞争都是一样的。总之,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企业要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就必须要求企业每一个人都能尽其所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高的劳动生产效率从事最适合他们的工作。
事实上,员工完成的工作量远比其能完成的要少得多,比如存在所谓的“怠工”或“磨洋工”现象,甚至就算员工愿意努力工作,但很多时候他们的劳动生产效率仍然很低,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 、存在一种谬论:效率提升后,部分工人将会被裁掉,导致工人失业;
第二、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工人为了保护其最大利益而必然要“磨洋工”
一方面是人的天性使然,员工都想轻轻松松工作就能拿工资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与人的关系而造成的复杂想法和重重顾虑
比如,在计时工资下,干的少和慢的人拿到的报酬与其他人一样,那些干的快的人就会放慢自己的工作节奏,向最差的人看齐。
第三、单凭经验行事的生产效率低下,导致浪费大量劳动
那如何来提升工人的生产效率?泰勒发现,每个行业的每个工作,完成的方法及工具都有很多种甚至上百种,其中总有一种方法和工具是较好的。
如果工人用自认为最好或师徒方式传承的方法去做事,这些方法并没有科学的研究证实是较好的,那么其劳动效率就一定不是较好的。
如果运用科学方法总结出最好规律并实施,其劳动效率将会极大提升,这就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那些不懂得使用指南针和航海图的人,
注定迷失在茫茫大海中;
那些懂得借助工具的人,
才有机会找到新大陆。